字号
字号 标准

“农大记忆”—乌恩巴图教授访谈实录

时间:2024-06-12 作者:杨毅 浏览量:

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于2024510日录制完成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乌恩巴图教授的访谈视频。

乌恩巴图教授深耕农大四十载,知识渊博,治学精湛,立德树人,成绩斐然,待人宽厚,富有长者风范。

乌恩巴图教授简介:

乌恩巴图,汉名戴石城,男,蒙古族,塔塔尔氏,教授,中国共产党党员,祖籍赤峰市敖汉旗新窝铺乡乌兰胡同村,1940119日出生于阿鲁科尔沁旗白音花镇沙拉哈达村,系敖汉旗札萨克王府苏木章京、扎兰章京和敖汉南旗垦务梅林帕格巴扎布之堂孙。

19657月毕业于原内蒙古农牧学院(今内蒙古农业大学)农机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任副教授,1999年任教授。曾任内蒙古农牧学院机电工程系(现为机电工程学院)系主任(院长)和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六、七届理事会理事,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蒙古国国立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外籍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扶贫办公室特聘技术顾问。两次赴德国hohenheim大学进修学习,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为内蒙古自治区培养了大量农业工程方面的优秀人才,受到同行及学生的广泛好评和尊敬;还曾担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督导员和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科技服务协会副会长等职。

 

             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

 

首先,乌恩巴图教授做了简要的开场白:

图书馆是大学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收藏知识的宝库,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开展“农大记忆--采访老教授”的活动,保留农大教育及学术界的历史,我认为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值得赞赏和肯定。今天,邀请我来图书馆做采访,我感到很开心,借此机会,向图书馆领导和馆员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乌恩巴图教授在图书馆学人文库接受采访

 

乌恩巴图教授分别从求学之路、出国留学、教学科研、研究生培养、对学校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回忆和讲述。

 

关于求学之路,乌恩巴图教授说:

我祖籍是赤峰市敖汉旗人,1928年左右举家迁徙到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阿鲁科尔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是个半农半牧地区,文化、教育资源相对落后。解放以后,农牧民子弟都获得了上学读书的机会。1949年底,我就开始上学读书了,当时学校离家有3公里远,每天早晨吃完早饭便怀揣几个玉米面窝窝头,跑跑颠颠去上学。那时家里穷,买不起纸和铅笔,只好求人从庙里弄来经纸,用水浸泡后从中间翻开,凉晒干燥后当笔记本用。我在阿鲁科尔沁旗白彦花镇接受了零散的非正规的初步教育,后又在天山镇完成了小学教育,为以后的良好学习和步入社会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我是在19547月考上初中的,在林东第二中学念初中(蒙授)。那时天山—林东之间尚未通汽车,交通非常不方便,我也和其他孩子一样,需要步行或坐马拉胶轮车去林东上学,路上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达到目的地。路途饿了吃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喝乌力吉沐伦河水或跟老乡讨水喝,即使这样也从未动摇过我求学的坚强决心。到了林东求学读书,学校各方面条件都很差,十几名学生挤在一铺大炕上,每天有1人值班,用牛粪把炕烧的热热的,晚上自习时点的还是原始的煤油灯,在昏暗的灯光下大家聚精会神地学习,呈现出一股为祖国美好未来努力学习的精神面貌。

19577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赤峰市第一中学读高中(蒙授),从此要离开故乡,到那遥远的地方求学了。那时天山—赤峰之间也不通汽车,要绕道通辽,再从通辽坐火车途经辽宁省彰武、义县、朝阳才能到达赤峰。我在天山、林东学习时还不知何为电灯,到了赤峰后第一次看见电灯,从此开阔了我的眼界,我的人生也开始了一个新的转折点。那时正值国家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学生们经历了大炼钢铁,碾矿石,修飞机场等异常艰苦的劳动锻炼,也经历了吃玉米面糊糊加橡子面窝窝头的痛苦折磨。那时正值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幻想。最初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业余时间读了不少蒙汉文文学作品和中国古典名著,幻想有一天当一名诗人,甚至有一次还给杂志社投了一篇诗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工科产生了爱好,幻想将来当一名出色的工程师,为家乡的工业化建设和农牧业机械化事业贡献力量。

我于19607月从赤峰一中毕业后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学制五年。入学以后我兴趣广泛,尤其对学习外语发生了浓厚兴趣,本来在初中、高中阶段,蒙古语授课学生不设外语课,只加授汉语文。我到大学后在外语学习上遇到了巨大困难,其他汉族同学少则学了三年俄语,多则学了六年俄语,而蒙古族学生一天也没有学习过外语,怎么办?只有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和恰当的学习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在两年的外语学习阶段,我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每天晚自习结束后一个人躲在教室里拼命记单词,阅读短文,还省吃俭用买了不少专业词典,对照原文学习俄语。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俄语结业考试时,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同学们对我刮目相看,任课老师梁学鸿非常高兴,亲自带我到其他班级作如何学习外语的心得报告。

关于毕业留校生活,乌恩巴图教授说:

19657月,经过5年的艰苦学习和大学生活的磨炼,我顺利毕业并经学校全面考核和审查,决定让我留校任教,在农业机械化系农牧业机械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

和我一同留校的机水两系(当时农机系和水利系合成机水系)一共六人。其他五人是麻硕士(曾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朝伦巴根(曾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校长)、张树春(曾任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乌力根代来、崔连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六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教育培养和关心密不可分。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老领导胡春是我们系的初创人和建系第一任总支书记,后来又成为我校的党委副书记。在他的长期关怀和培养下,我们这些人都发挥了各自的长处和优点,顺利毕业并留校工作,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我们将永远怀念这位令人尊敬的长辈、领路人和贴心人。

所以,我借这个采访的机会,向内蒙古农业大学历任领导和我的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没有他们的辛勤培养和教育,不会成就我们的今天。

同年9月组织上又决定让我去巴盟五原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到了五原县后我被分配到最偏远、最落后的银定图公社开展工作。从小在农村长大,吃过苦放过羊的我,再次感受到农民的朴实和勤劳以及农村生活的不易,很快同他们建立起了亲密的关系,与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心灵深处同情农民的遭遇和贫苦生活。我下决心努力工作,好好表现,要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事业作出贡献。第二年六月,社教工作结束回校时,我把自己所有随身携带的棉衣棉裤,日常生活用品和钱粮全部捐给了村里最贫穷的农户,权当是对自己内心震撼的补偿。

回校后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在学校开展,我们这些刚刚留校不久的年轻人,懵懵懂懂的度过了十年。到了一九七六年十月,一声春雷,中国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我们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新时代,开启了新的人生道路。

QQ截图20240508100914

 

 

关于出国留学生活,乌恩巴图教授说:

197910月,我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出国人员国家考试,并以优良的成绩获取了国家教育部外出派遣人员学习资格,19806月到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学习德语。

19806月北京语言大学德语培训班

经过近8个月的强化培训,我于1981321日顺利出国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斯图加特市霍恩海姆大学进修学习。在德国进修期间主要攻读农业工程学科,我的导师叫Th.Bischoff ,导师学术水平造诣深厚,为人和蔼可亲,对中国、对内蒙古特别友善。导师专门给我安排了德语教师,让我一边继续学习德语,一边积极参与他们的科研活动,并安排我参与学校组织的赴瑞士、意大利等国的学术见习等活动。这些国家的农牧业机械化水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2年秋  乌恩巴图在德国Allgau牧区

 

               乌恩巴图与导师Th.Bischoff在一起

 

我于1983321日学成回国后,继续在内蒙古农牧学院(今为内蒙古农业大学)工作。

1986923日至27日受导师邀请参加了在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市召开的第二十二届国际农业工程学术大会,并在大会上用德文宣读了论文。

QQ截图20240508103213

19869月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工系副主任乌恩巴图出席国际学术研讨会

 

1995年,我受国家教委派遣,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德国考察进修半年。

1981年到2002年的20多年中,我曾经到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瑞士、朝鲜、蒙古等国考察访问。在访问中我大开眼界,极大地丰富了自己专业理论知识,为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幸在考察过程中还参观了德国柏林勃兰登堡门、瑞士苏黎士世界金融中心,法国斯特拉斯堡欧盟总部,朝鲜金刚山万物相、金日成故居万景台和板门店朝鲜停战协定签字大厅和开城南北分界线等名胜古迹,为自己了解世界、启迪人生提供了很大帮助。

1995年乌恩巴图在瑞士牧区

 

关于学院行政领导、教学管理工作,乌恩巴图教授说:

1985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学校提拔我为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工系副主任。我从一名普通教师走上了领导岗位,我深感责任重大,在工作中积极协助系主任和总支书记做好工作,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我们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并抓住机遇,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坚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现代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以基本素质、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为主线,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的多个行业,大部分已成为领军人物和农牧业战线上的技术骨干,得到了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为国家以及自治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9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由我牵头,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工系招收了牧区机电工程专业(大专班)学生,学生来源有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地,这在全国工科院校尚属首次,内蒙古电视台采访并专题作了报道。大专班开班授课以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加强了汉语学习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维护民族团结,推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认为大力培养年轻优秀教师,是内蒙古教育战线首要任务之一。为了更好地适应教育培养新模式,我们决定扩充年轻教师队伍。于是我委派农机教研室铁力布老师,去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毕业生中挖掘人才,寻找曾在附中高中就读且在全国顶级高等学府毕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最终,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的塔娜老师,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制造系毕业的乌兰牧骑老师成功入选,成为内蒙古农牧学院的优秀年轻教师,现在塔娜老师是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

91届牧区机电工程大专班毕业生与老师合影

为了适应农业工程学科发展的新需要,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我对本科的课程设置做了相应的调整。在本科教学中,新增加了畜禽舍环境设计、计算机辅助CAD设计等选修及必修课程。在教学中,还加强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文化建设,强化教学为第一要务的观念,重点引导教师树立“以教学为主,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理念。

关于学院实验室建设工作,乌恩巴图教授说:

大力加强农机实验室建设,进口新设备,推进老旧农机具更新换代。过去农机实验室房间挺大,但是农机具相关设备落后匮乏,基本都是匈牙利、捷克的老式热托牌拖拉机和其他旧式农机具。为此,我专门委托窦卫国老师,从乌盟把参加国际农机展销会的世界最先进的德国约翰—迪尔联合收割机给弄了过来,并依次购买了德国搂草机、打捆机等农机具,充实更新了实验设备。

随着实验室设备的增加,我们及时地规范化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顺利进行。首先,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注重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完善并严格执行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其次,加强实验室开放与信息化程度,充分调动实验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促进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使学院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于研究生培养,乌恩巴图教授说:

我作为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研究方向的畜牧业机械化硕士导师,共招收了吴桂芳和管淑玲2位女研究生。指导吴桂芳的硕士论文题目是《哺乳仔猪新型饲养设备温度环境和空间尺寸的行为工程学研究》;指导管淑玲的硕士论文题目是《断奶仔猪行为工程学灰色评价与研究》。她们两人很努力,也很优秀,走上工作岗位后表现也很抢眼。吴桂芳现在已经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管淑玲硕士毕业之后通过笔试和面试分配到航天河西公司上班,展现了优秀的发展前景。我为自己的这两位优秀研究生感到骄傲和自豪。

与吴桂芳、管淑玲两位研究生合影

 

关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来我校学术交流,乌恩巴图教授说:

为了更好的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大力引进校外优质教育和科研资源,我于19989月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教授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在当时,开创了院士来我校交流的先河。

在专场院士学术讲座中,汪懋华教授和蒋亦元教授分别结合国际、国内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农业工程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团队建设、科学研究、科教结合、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全校师生带来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新思路,还就如何更好地开展校地企合作进行了深度沟通与交流。他们提出了关于推进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农业工程科技创新发展要“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要抓快促进农业机械化,要“良田、良种、良法”相结合,并要拓展农业机械化服务发展空间。

院士讲座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不同高校、学院、学科间的相互接触、交流,帮助师生打破学科界限、拓宽学术视野,增加知识面,也为硕博士研究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在思维碰撞中对科学研究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与创新想法。

19989月中国工程院汪懋华院士(左二)参观农机实验室

麻硕士、乌恩巴图、窦卫国三位教授陪同

 19989月汪懋华院士(中间)在达茂旗召河草原,乌恩巴图、杨明韶教授陪同

 

19989月和汪懋华院士在达茂旗召河草原

关于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探索与实践,乌恩巴图教授说:

机电工程学院农机厂是建于1960年的实习工厂,是学校重要的教学、科研、生产基地之一 。多年来,一直依靠国家全额拨款,以学生金工实习为主要任务并承担少量生产任务。我担任内蒙古农牧学院机电工程系负责人期间,认真研究和调查了有关农业机械化学科办学经验和学科进展,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总结出了一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新思路。

为了使工厂这一“三结合”教学基地有一可靠的技术依托,我先后委派多名教师到工厂从事专业技术开发和生产管理工作。这一做法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三结合”深入持久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把科技兴农作为“三结合”基地建设的指导方针来抓,从而使学生、教师和职工素质及工厂的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工厂承担生产任务后,我们组织有关教研室教师、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到工厂参与产品生产全过程,对新产品设计、加工及试验过程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了解,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实际操作的能力,使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新型铺膜机等产品投放到市场后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市场占有率一直名列前茅,使我们感受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喜悦和巨大潜力,坚定了科学研究必须与生产相结合的信心。

工厂实行三结合管理以来,实行自负盈亏,在当时众多厂矿企业不能发放或者拖欠工资的情况下,我们保证按月发放工资,而且还能按照工厂规定,超额完成任务后能拿到不同数额的奖金,极大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我们把工厂作为三结合的主要基地和场所,用来开发和生产农村急需的各种农机具,积极支援农业生产,大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和教职工队伍,努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仅大大改善了办学条件,更新了教学内容和方法,也使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科研基地,而且工厂本身也获得了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截至到1997年末,在短短的几年中,在没有国家投入的情况下,开发新产品10多种,生产铺膜机4000多台,网上养猪设备2600多套,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这是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坚持“三结合”所结出的丰硕果实。

在呼市白塔养猪场检查自行开发的养猪设备运行情况

关于学术研究及科研成果,乌恩巴图教授说:

在多年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在我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积累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共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参与编写了6部专业书籍和高等农业院校教科书,获得多项科学研究成果。其中《机械工程手册》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1982年出版,曾获国家图书一等奖;《割草机》等3部科普蒙文书籍由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材《畜牧业机械化》由农业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第二版)。

 

 1982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农业出版社  1981年出版

1986年和1995年在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OSTA)学术大会上(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召开)分别发表了《内蒙古畜牧业发展及奶牛企业经济效益分析》、《内蒙古风能利用及其存在的问题》等论文(德文)

1995年乌恩巴图参加德国召开的国际农业工程学会(CIOSTA学术大会时与导师Th.Bischoff(中间)和参会的非洲各国代表合影

1998年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农业工程学术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家畜饲养设备行为工程学理论及应用》的论文。论文《工厂化养猪新型饲养设备开发与研究》被评为“1996年全国工厂化养猪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论文《饲养设备行为工程学运用及发展前景》于2000年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母猪产仔栏行为工程学评价》被香港《文汇报》、国际经济评价(香港)中心(IEEC)评为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1999年)。

1999年世界华人重大学术成果证书

 

主持研制的科研成果《9WZ-170型网上养猪设备》在全国40多个旗县和单位推广使用,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9KJ-1.4捡拾压捆机的研制》和《9WZ-170网上养猪设备研究》两项研究成果曾于1981年和199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9WZ-170网上养猪设备研究》1994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服务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

1997年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1994年获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服务管理局科学技术进步壹等奖

主持并研究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饲养设备与猪的行为学研究》,开辟了国内应用家畜行为习性研究并开发新型机械设备的新思路,是一项创新型研究成果。1997年教学研究成果《农业机械化学科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贰等奖。

 

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贰等奖

200010月科研成果《可调式仔猪保温箱》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于20016月被《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向国内外介绍该成果。

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关于退休生活,乌恩巴图教授说:

我是20023月退休的。退休后,学校聘请我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督导组工科组组长,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两届近6年的时间。我受聘为学校教学督导员后,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深入课堂及实践教学基地,与各学院和有关职能部门共同进行指导、督查和调研工作,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管理,提高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付出了精力,做出了贡献。

 

学校副校长王春光为乌恩巴图教授颁发受聘证书

另外,退休后,我还有两个社会兼职工作。内蒙古自治区科协邀请我担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民科技学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聘请我为技术顾问。

对学校的建议,乌恩巴图教授说:

回顾内蒙古农业大学七十多年发展历程,历经岁月积淀已形成了“团结、求实、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成为了激励农大人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希望内蒙古农业大学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科学发展观,突出办学特色,在农、牧、林、水、草、乳、沙等特色学科和人才团队方面多做文章;科研上要坚持农大特点,不断探索机电、机生、机环、人工智能等新质科研项目,为内蒙古自治区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

2024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