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农大记忆”­——崔世茂教授访谈实录

时间:2024-06-14 作者:张璐 浏览量:

在我国北方广袤的土地上,绿色长城的背后离不开一代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默默奉献与辛勤耕耘。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崔世茂教授,便是其中一位知名学者,他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和长期扎根基层的实践积累,在设施园艺与抗逆生理研究领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这位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并在日本名城大学取得农学博士学位的学者,始终秉承着严谨治学的态度和创新求变的精神,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还积极推动科技成果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为内蒙古地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耕耘在园艺与植物保护领域的教育者与科研人

个人简介

崔世茂,男,19614月生,内蒙古包头人。1983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牧学院蔬菜专业,从事设施园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40多年,在设施栽培及其抗性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0311月获日本名城大学农学研究科农学博士学位,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机械化学会设施园艺分会理事、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园艺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内蒙古自治区果树蔬菜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内蒙古自治区设施园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主讲本科生《设施园艺学》、《无土栽培》、研究生《设施蔬菜及其环境调控》、《园艺设施资材与装备》、《现代农业园区规划与经营》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设施园艺及抗逆生理;农业设施结构与性能及环境调控;以CO2施肥技术为中心的光合作用机理及抗逆生理。

20245月,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有幸邀请到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崔世茂教授,在“学人文库”与我们进行了一场教授访谈。崔世茂教授以其几十年的教学科研生涯,向我们展开了一幅生动而丰富的教育科研画卷,同时分享了他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求学与工作的经历,以及长期坚守在科研一线的心路历程。

访谈中,崔世茂教授深情回顾了初到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学习与工作的情景,详述了他在科研领域中坚持不懈的努力与突破,特别是和我们分享了他在园艺与植物保护学科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独特见解。同时,崔世茂教授也深入探讨了他对青年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以其独特的教育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关怀,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引领新一代学子在科研道路上砥砺前行。此外,还就学科发展、学校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充分展现了一位资深教育工作者对高等教育事业的深深热爱与无私奉献。这场访谈,无疑将为广大读者深入了解崔世茂教授的人生经历和教育科研理念提供了一个宝贵的窗口。

让我们一起与崔世茂教授面对面听他讲述他的故事

毕业留校

我高中毕业于包头石拐区矿务局的一个中学。1979年参加高考并幸运地考入了内蒙古农牧学院。录取通知书上原本标记的“植保”专业被划去,改为了“蔬菜”专业。当时在我们那个小地方,能考上大学的人很少,那年我是唯一的一个,那份光荣和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那时候的我,对植保和蔬菜专业的具体内容其实并没有多少认知,认为只要能上大学,任何专业都是珍贵的机会。

入学后,老师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实践教学这部分。由于我平时在家干活就多,在这部分的学习中我还比较适应,没觉得太辛苦。因为农业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深入人心。它需要我们亲自下地,亲身实践,否则理论无法落地生根,所以我也非常认可老师的做法。在这四年的求学过程中,我踏踏实实不辞辛苦地在田间学习实践,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次课程。正因为我对实践教学的高度重视和切实行动,得到了我的导师林维申教授的认可。让我在毕业之际获得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林维申教授决定让我留校任教做他的助教。

专业的认知和热爱

我当初考大学的时候,对蔬菜专业并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当时觉得考上大学就挺好,好好努力学习就可以了。让我进一步认识到我所学专业的重要和意义的是1982年春节前,那天是大年二十九,我在学校试验地的玻璃温室中干活。这个玻璃温室是林先生为了教学贷款而筹建的。回家那天林先生说:“明天就过年了,你带些试验田里的蔬菜回家吧”。当时我带了一点蒜苗、韭菜、芹菜、菠菜、油菜、水萝卜、香菜就高高兴兴的回家了。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着实给了我父亲一个惊喜。我父亲得知是我们自己种的,高兴地说:“在冬天能吃上这么新鲜的蔬菜,你可是学了一个好专业啊”!特别是后来在参与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验收的过程中,许多专家称赞我们蔬菜专业的优势。他们提到:“民以食为天!你们专业的环境充满花草果蔬,清新宜人。又为老百姓解决生活中菜篮子的问题,是最基本最实在的专业之一”。这些经历使我愈发认识到蔬菜专业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成为教师后,我更加热爱这个专业,如今即使已退休,我仍不愿离开这个行业,不仅因为我对农业的热爱未减,更是因为有许多朋友和学生需要我的专业知识,需要我去帮助解决生产和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我深感选择蔬菜专业,投身农业教育,是一条既有价值又意义深远的道路。

工作深造

1983年毕业留校成为林维申教授的助教以来,我便跟随林先生辗转于内蒙古全区乃至全国,参与各类学术研讨和技术指导工作。早年时,我随林先生频繁下乡深入基层,去学校的时间比较少。以至于我留校工作两年以后,我们的系书记都不认识我,一次在林先生办公室碰到,他问林先生:“这是谁啊”?林先生说:“这是我留下的助教”,他说:“哦,我还没见过呢”。所以说这种习惯使我与基层紧密相连,无论在校期间还是退休后,我一直深入盟市旗县乃至乡村,开展实践活动和授课。实际上,我在基层向农民和技术人员讲课、技术指导的次数甚至超过了在学校给学生上课的次数。

1985年,我前往延边学习日语一年。当时原计划去日本留学,但因多种原因未能成行。1989年,我有幸随林先生前往前苏联赤塔农场进行蔬菜种植,历时近一年的时间。其间通过实践我对前苏联设施农业的生产方式、种植技术及方法有了深入地了解,同时也给了我许多启发,这对我后期的工作研究帮助非常大。

早在1983年毕业实习期间,我就开始了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关系的研究。在1989年前苏联赤塔之行中,我看到当地的农场仅三个半月时间,黄瓜产量就达到了惊人的亩产3万斤!这一成果令我深感震撼,当时我觉得这个产量简直是不可思议。这件事情使我深刻认识到二氧化碳浓度与光照条件对蔬菜作物产量的巨大影响。自此,我持续致力于二氧化碳的相关研究。后来成功申请了两项国家级基金项目,做二氧化碳方面的研究,但还是专注于理论研究层面。在实践应用环节,因为受限于基层条件等因素,虽取得了一些技术推广成果,但是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1991年至1998年,我担任了内蒙古军区后勤部的生产顾问,那段时间我深入到了内蒙古边防一线,从阿拉善延伸至二连浩特,再到乌兰察布和巴彦淖尔地区的诸多边防连队,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实地技术指导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我见证并亲身参与到提升边防部队自给自足能力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一线经验。同时期内,内蒙古军区还在呼和浩特白塔建立了一个重要骨干培训基地,我负责教学工作,每周坚持授课三次,这样的工作节奏持续了好多年。通过面对面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我不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技能,为部队培养了一批批能干的基层技术人员。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我们学校与呼和浩特市电信局下属的种植公司合作创办了一家种植联营农场,选址在土默特左旗五一水库西边。我受学校指派,赴任该农场副厂长职务,并负责建设了50栋日光温室,用于种植各类蔬菜和草莓等经济作物。在近三年的实际运营和管理过程中,我全面参与了日常的实践劳作,从温室的施肥策略、病虫害综合防治,到设施农业的整体管理,每一个环节我都亲自把关,不断深化和完善工作流程。

在种植公司的实际生产管理工作中,我得到了丰富的锻炼机会。尽管在此期间,公司为我提供了比较优厚的待遇,但我认为更大的收获来自于积累的管理经验和对农场运作的深入理解。我学到了如何针对农业生产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计划,并在如何有效管理员工、优化工作流程以提升整体工作效率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实践中的学习与成长,对我而言价值尤为重大,对我后续的设施园艺研究与教学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00年,我赴日本鸟取大学参加了为期半年的合作研究,契机源于我校一位老师与其导师间的学术交流,他们其中一部分的研究内容是呼和浩特市蔬菜生产和市场流通状况的调研。在协助他们的研究过程中,那位日本导师非常感谢我的帮助。她询问我是否有意前往日本深造。我表示有机会我非常愿意去学习交流。这位导师回国后,成功申请到了日本中岛财团的合作研究项目,这样我去日本学习了半年。通过这半年的学习与交流,我觉得在专业上他们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我现有的知识还远远不够,于是更加坚定了我要读博士的想法。

2000年至2003年,我在名古屋名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专攻果树抗盐抗逆性的研究,我的导师知道内蒙古地区的干旱问题,因此也认为此项研究对我回国后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我也喜欢从事这方面的工作。经过三年的刻苦钻研,我在2003年底顺利取得博士学位。原本计划回国以后前往广东韶关学院发展,然而在临行前与李畅游校长辞别时,他坚持挽留,用了一上午的时间说服我留下。我内心十分感动。后来又考虑到我们内蒙古地区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巨大需求以及自身的专业背景,我最终决定还是留在我校任教。

2004年初,学校破格聘用我为教授。自那时起至2014年的十年间,我担任农学院副院长,主要负责科研管理工作。这段工作经历,不仅加深了我对院内各项事务的理解,也为后续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与建设高效的科研团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因此对教育与科研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教学科研

我所从事的是蔬菜专业,起初设有蔬菜、果树及观赏园艺等方向,但国家学科专业调整后,这些方向合并为园艺专业。2003年回国后,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我察觉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合并后的专业课程繁多,学生需同时学习草本蔬菜与木本果树的知识,两者在生长习性、种植技术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课程安排紧凑,学习效果难以保证。这对于种类繁多、地域差异明显的蔬菜知识而言,显然无法充分传授,学生也根本学不完。当时,还有一个“宽口径、后基础”的理念,旨在让学生广泛涉猎,提高就业适应性。然而,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导致学生知识面虽广但缺乏深度,以至于在实际工作中连基本的韭菜、菠菜等蔬菜都难以识别,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在我担任农学院副院长期间,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我主导设立了设施农业专业。最初设想中,该专业不仅涵盖设施园艺,还计划融入设施畜牧内容,如畜牧养殖概论、温室建造设计基础、CAD作图及机械知识等。然而,第一年招生后,我发现课程设置过于庞杂,学生难以消化吸收。因此,我们不得不进行调整,将设施农业专业聚焦于设施园艺。

作为一名应用型学科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科研应紧密对接产业,产出真正能推动产业发展的实用成果。尽管基础研究有其重要性,但对于农学、园艺这类应用型学科来说,若研究成果无法落地应用,便失去了其实质性价值。因此,我们应从优化课程结构、强化实践教学、引导科研面向产业需求等方面着手,以提升教育与科研的社会效益与影响力。并且积极争取各级部门的应用型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尽可能贴近实践与产业,为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术成果

参加工作以来,我共主持和参与20多项科研项目。曾获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农业部丰收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神农奖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丰收奖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校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得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编写著作、教材12部,在国内外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5篇被SCI收录,1EI收录。在高寒地区新型日光温室的设计与建造及蔬菜优质高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科研成果。设计了内保温、水蓄热日光温室,突破了-35℃不加温可以生产果类蔬菜的目标,为内蒙古自治区及北方高寒地区的设施园艺栽培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保障,对推动内蒙古地区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设施园艺研究上获得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研究启动基金和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的重点支助;在光合作用机理研究上获得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助。

学科建设

早在1982年,我的恩师林维申教授便开始招收研究生,标志着园艺学科在我校的起步。然而当时我们并未拥有学位授权点,研究生需在拥有学位授权点的学校答辩以获得硕士学位。后来我们相继在果树和蔬菜方向建立了学位授权点。在几年前,我们又成功申请到园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在一定意义上说,这意味着学科建设的一个主要任务已基本完成。然而,保持并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是一项持续性工作。每年的学科评估与学位点考核认证,我们应严格遵循教育部学位办设定的标准,自查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设施农业专业成立以来,我一直深感,其综合性特征显著。它融合了生物、环境、机械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一个新的专业领域。在实践中,我明显感到跨专业合作的优势。例如,温室启放棉被机械、撒肥机、栽植机等的研发,需要借助机电学院农机专业力量;设施环境自动控制系统则离不开计算机学院的支持;而浇水施肥则与水建院紧密相关。事实证明,跨学科合作不仅能推动设施农业专业的进步,也有助于各学院在科研项目上取得突破。科研合作的核心在于政策支持,应当制定出真正鼓励团队协作、充分调动每位成员积极性的制度,以实现团队效能的最大化。因此我们的园艺学科在发展历程中想不断取得突破,就要保持学科活力、提升科研实力,关键在于强化内外部合作、优化评价机制,以期在未来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和团队发展。

教学实践的心得和体会

我从事教学实践工作多年,在这方面我个人认为还是做了很多工作的。回溯至我的本科时期,我的老师就强调农业专业的特殊性——它是一门在实践中学习的科学。这一理念深深烙印在我心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至今仍坚信:“唯有深入实践,方能真知灼见”。我深感,在学习过程中,亲身参与的重要性。当我亲自实践过某个项目或解决过某个问题时,那种从实践中获得的知识与技能,让我在给学生们讲解时充满自信。反之,若是仅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或是道听途说,讲授时难免会缺乏底气。尤其是在农业领域,其复杂性和环境的依赖性极高,未经亲手实践,难以说真正掌握。许多因素如气候、土壤、生物特性等交织作用,理论与现实间的鸿沟唯有通过实践方能跨越。

因此,我觉得应进一步强化社会实践与实践教学环节。但这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我们广大教师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实施方案。在设计实践课程或活动时,须确保其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和社会环境现状,既要贴合行业发展趋势,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接受能力。以当前情况为例,实习学生往往被安排到农业企业进行实地锻炼,这是实践教育与产业紧密对接的有效方式。我们的实践教育活动也应与时俱进,灵活调整,使之与当下社会环境相适应。唯有如此,实践教学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更是深化学习、培养能力的关键路径。对于农业专业乃至其他诸多领域,强化实践教学不仅必要,而且须根据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以期在符合政策、适应社会环境的前提下,最大化起到其对学生成长的推动作用。

恩师林维申先生对我的深远影响

我专业上的认知与成就,离不开我的恩师——我校园艺专业创始人林维申先生的深远影响。林先生来自山东农大,1948年大学毕业,他受聘到山东大学园艺系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迁往济南在新成立的山东农学院任讲师。自那时,他便开始了“太阳能利用率如何在农业提高”的研究。也是从那时开始,他每年给高教部写信要求要到条件艰苦的边疆任教,要到新疆到内蒙古到西藏。1954年至1956年,他的番茄种植技术突破亩产3万斤,1958年,高教部领导跟他谈话,说内蒙古只有畜牧学,没有园艺学,希望他赴边任教。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从此开始了在内蒙古农牧学院的任教生涯。在内蒙古农牧学院他组织筹建园艺专业。经过多年努力,建立了各种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及标本田、实验室和研究室,满足了科研、教学需要,为后来园艺系建立奠定了基础。他在内蒙古全区办培训班做科技讲座,生产规划,技术现场巡回指导工作,每年数十次。他曾创全国大棚黄瓜、青椒亩产最高纪录。因此在我看来,他是一位伟大的学者,其专业素养与人格魅力令人钦佩。

在我担任其助教期间,每日清晨四点钟左右,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林先生已然起身,开始他一天的学术耕耘——埋首于书籍之中,笔耕不辍地撰写科研材料。他的勤奋与敬业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林先生在学术研究上极具洞察力。他能依据众多他人实验的结果进行深度推论,揭示他人未曾意识到的关联与结论。甚至能整合多个研究者的成果,提炼出新的见解。这种独特的学术洞察力源于他广泛的阅读与深入思考。所以在我后续的学习工作中读书成了我的“必修课”之一。

林先生对基层实践的重视对我影响尤为显著。无论身处何地,他对每一个接触过的农民都能牢记姓名,这种细节体现出他对基层工作的真挚热情与惊人的记忆力。他在讲课中援引的诸多生动实例,至今仍被我沿用,其感染力与教育意义历久弥新。

在为人处世上,林先生宽厚谦和,淡泊名利。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以豁达的态度待人待物。这种高尚品质无形中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塑造了我如今的行事风格与待人态度。

对待年轻教师与学生,林先生始终温和耐心,从未对我发过火或严厉批评。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与主动性,鼓励他们自主发现问题、主动学习与工作。我在教学中继承了这一理念,通常给研究生布置课题时,要求他们亲自查阅文献,独立撰写研究方案。以此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的变化,我发现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仅靠引导并不足够,有时需要适度压力,督促他们行动。这使我认识到教育方法应与时俱进,针对个体差异灵活调整。林先生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理念也对我产生深刻影响。他的子女都很优秀,他的教子之道——“培养兴趣,注重引导”。让我深感认同。这些年来,无论是对待学生还是自己的孩子,我都力求营造既有规矩、适度压力,又能养成良好习惯与做人准则的教育环境。林维申先生的专业造诣、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人格以及教育理念,对我个人的成长影响深远。

对年轻学子和青年教职工的希望

面对年轻学子与青年教职工,我寄予厚望。当今时代,年轻人人才辈出,他们具备鲜明的时代优势。现在学院里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大多具有博士学位,他们掌握着大量现代专业知识与先进技术,尤其在国际相关领域的专业见识颇为丰富。唯一有一点不足的是他们在所学专业的实践经验与实践教学方面相对欠缺。

我衷心期待学校与学院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他们在亲身参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个人的研究历程便是生动例证:许多重要成果并非源自科研指南,而是源于我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在技术指导与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例如,针对内蒙古地区因极端大雪导致温室大面积垮塌的问题,我亲历现场,目睹农户的巨大损失,这激发了我研发抗雪温室的决心。最终创新性地将棉被置于温室膜内,既有效防止雪压,又提升了保温效果与棉被寿命,这些解决方案无一不是通过反复实践而得出的结果。

在此,我想倡导一种理念:让实践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从青年教师自身参与实践开始,逐步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学生自始至终重视并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此一来,不仅能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更能塑造学生的实践意识,形成良性循环,从根本上提升教育质量与社会适应性。

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学校学院能为我们的青年教师创造实践平台,鼓励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将实践精神传递给学生,使之成为教育体系的基石。如此,我们不仅能培养出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实践经验的新一代教育工作者与行业接班人,还能推动农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共赢。

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

作为内蒙古农业大学的一员,我深感我校在服务地方产业、生产及经济发展方面,堪称自治区内的佼佼者。究其原因,我校始终坚持以产业为导向,扎根生产实践进行教学与科研工作。外界对我校学生的评价一致认可:实践能力强,动手经验丰富。然而我也注意到,随着部分毕业生继续深造,出现了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欠缺的问题。

鉴于此,我提二点建议:一是在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等其他素质教育的同时,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特别是在学生工作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在新生入学的时候通过新生教育,使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观念、就业方向首先有一个了解。二是从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即强化实践教学,组织学生现场观摩学习以激发学生们的专业兴趣。贯穿整个学习周期,以确保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充分锻炼实践操作能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总之,我们应发扬实践育人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地调整教育策略,以期在保持原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竞争力,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不知不觉中采访已经接近了尾声,崔世茂教授深情寄语:“我祝愿内蒙古农业大学秉承初心,勇担使命,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农业人才为目标,让科学的种子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累累硕果。同时,衷心希望每一位农大学子都能在这里磨砺意志,锤炼技能,成为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栋梁之材”。

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

2024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