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份拜访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邵金旺教授,虽然已经耄耋之年,邵老师依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谈吐睿智,腹有诗书气自华,采访在放松的氛围中开始了,邵金旺教授分别从农学系建系初期情况、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对青年人的嘱托、对学校的建议和希望等方面进行了讲述。
个人简介:
邵金旺1932年12月生,内蒙古凉城县人,1952年内蒙古农牧学院高级农业科毕业,1956年至2006年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任教,从事植物生理生化和作物生理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87年任教授。曾任植物生理学教研室主任、农学系主任、中国甜菜协会副理事长、农业部第四、第五届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评委,《中国甜菜糖业》和《中国糖料》编委、内蒙古农业厅、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和宁城县等6个旗县科技顾问,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甜菜顾问团团长,国家甜菜产业化(内蒙古)示范基地首席专家、内蒙古农学会理事等。
邵金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甜菜生理学家,也是甜菜生理学科的创始人,创建了我国唯一的甜菜生理研究所,从教五十多年,始终如一坚持在教学,科研和生产第一线,为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内蒙古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主持国家、自治区的甜菜丰产高糖生理基础、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生理机制及生理选种、甜菜新品种培育、甜菜丰产高糖栽培技术、原种繁育等项目取得25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16项奖,开创了甜菜生理选种新途径,成功培育出甜菜新品种等3个。
上述成果除在理论和技术上有较大的创新、突破和促进学科发展外,为工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振兴我区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出版《甜菜生理学》(中国第一部甜菜生理学专著)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100余篇,译文16篇。先后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全国普通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自治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积极分子和“呼和浩特十佳市民”等。邵金旺教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为我区乃至我国做出了重大贡献。
采访在放松的氛围中开始了,邵金旺教授分别从农学系建系初期情况、教学实践、科学研究、对青年人的嘱托、对学校的建议和希望等方面进行了讲述。
农学系建系初期情况
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系创建于1958年,1958年当时由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内蒙古农牧学校、内蒙古农干校和牧干校四所学校合并为一个农牧学院,1960年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当时农学系建立初期书记是郝秀林,主任是陆纯庠。当时建立起来时,学生的来源主要是依靠内蒙古农牧学校三年级的,就是58年下半年已经三年级了,就把他们列为一年级了,所以1959年的时候整个移到农牧学校去上课去了,所以这样的话老师的成员一部分是内蒙古农牧学校的老师,当时比如说栽培教研室有杜尚礼,张子林;土化教研室有杨景填,陈诚明;植保方面是一个专业有郑是琳,张忠才;整个方面有58年毕业的学生,59年来的,60年来的,1962年毕业的学生正是我们建校初期由内蒙古农牧学校三年级学生变为一年级学生来的,大概情况就是这样的。
当时系里考虑的是教师年轻的比较多,是五八年、五九年来的,设备也比较简单,从五九年、六零年开始时学校的办公室分散在各个地方,有的在当时的理化楼(现在西区锅炉房前面),还有的在生物楼(现在西区主楼旁边),人员年轻的比较多,设备比较简单。为了提高农学系教师教学水平,一九六零年派十多位老师分别到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进修,我正在北京农业大学,其他十多位大部分在南京农业大学。所以从教学情况来看设备也简单,多数是从农牧学校搬过来的。我是农牧学校合并过来的,所以亲眼见证了目睹了整个农学系奋斗的过程。从拓荒耕耘以至于他们整个奋斗过程来看真是千辛万苦,发展到今天来说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从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各方面都是这样的。但是农学系成立后老师们有三个特殊点,第一个特殊点是农学系的老师的优良传统是艰苦奋斗,治学比较严谨;再一个具有创新、勤勤恳恳,脚踏实地,这是第一点;第二点从教学程序上具有制度化的教学研究,还有教学程序上有规范化的指导,所以呢老师们认真教学、辛勤播种,这是第二个特点;第三更为重要的特色就是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校内外三结合教学体系,就是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就是理论联系生产进行教学,校内是校内三结合,校外是校外三结合,所谓校外三结合就是每年的四年级学生4月上旬下乡去,6月20日回来,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带上同学到生产第一线跟老乡同吃同住,实习的时候学生既是实习员下去搞生产,又是技术员,汇同老师指导生产;也当研究员,同时还搞农业生产研究;还当推广员,所以实习跟生产密切结合起来,使教学、科研、生产整个成为一个体系,这是农学系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把农学系的教学、科研跟内蒙古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使这些方面的老师成为生产方面的专家。比如油料专家李心文老师,栽培方面马铃薯专家门福义老师,农业生态专家李春林老师,玉米专家刘克礼老师,还有搞吨粮田(小麦和玉米套种)的李学元和高炳德老师,土壤改良方面是乌力更老师,还有蔬菜方面搞大棚设施、蔬菜指导的林维申老师和赵清岩老师等。所有这些老师们把教学和科研生产联系起来,他们得到整个社会的好评。在这一点上实践教学和教学科研密切联合,这是他们的三大特点,我觉得这是今后我们学校或者农学系应继续改进和提高的部分,也是农学系经过多少年奋斗跟生产实际联系起来的特点。
1992年甜菜栽培技术提高班
教学实践
我个人的情况来看1952年那时在农牧学校任教,58年合并后在农学系植物生理教研室工作,从1952年到1958年到现在,我是2006年退休的,也就是在农业大学从农牧学校到农牧学院再到农大工作了整整54年,退休后农业部继续聘请我当岗位科学家,大概过程就是这样的。
从我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我自己体会到如下几点:一是教学指导思想,作为一个农大的老师,你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什么?这个要明确,我当时提出加强三基,即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实践和学农、爱农和兴农,兴农就是当时指的三农,在这同时注意这两句,加强三基和学农、爱农、兴农的同时要直接为内蒙的经济建设服务,这就是我的指导思想。我也希望我们农学系的老师们应该继续有这个思想。这样的话就是把原来农学系的三结合改造成为一个整个农、科、教、企,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科研、生产一体化的东西,这样对学科建设和农业生产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80年代在甜菜试验田
80年代对农民进行现场培训
在这个过程中我得到了几个奖项,一共得过八项教学成果奖:国家一等奖1项;还有国家教育基金金球奖1项;内蒙古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的5项是学校教学成果奖,优秀质量奖等一共是8项,就是这么个情况,这是教学情况。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面,我的思想是根据农业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生产方面的问题和学科建设方面而进行研究。我这个研究是为了解决生产问题和发展生产和创建学科,从而为工农业生产创造较大的效益,这是我的思想。
在这个过程中我前后主持了25项科研项目,其中有16项获得了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还有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农业部二等奖1项,还有内蒙的特别奖2项,进步奖一等奖2项,其余8项是二等奖和三等奖,一共是16项奖项,这16项奖项一是发展了学科,另一方面为农牧业生产和工农业生产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主张坚持教学,坚持科研,坚持为内蒙古经济实践服务。根据这些成绩我前后获得了一些荣誉,198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1年享受国务院的政府特殊津贴,1986年被评为劳动模范,还有其他方面评了先进奖项。
社会服务方面我兼职的有23项,包括了农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科委的评委,呼和浩特市和内蒙农业厅的科技顾问和旗县科技顾问等有23项,这些促使我更加努力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之所以我取得一些成绩应该感谢党的培养,学校的关怀,特别是农学系的全力支持,我的根基在农业大学、在农学系,大概的情况就这些。
对青年人的嘱托
邵老师对后辈嘱托道:作为过来人,我今年91周岁了,虚岁92岁了,我很希望我们的年轻人,年轻的教师能够认认真真的教学,认认真真的做科研,也应该脚踏实地的把我们的教学科研和当前我们国家生产振兴农业结合起来。过去我们这些人也不是研究生,也不是博士,但是我们努力的千辛万苦的认真搞好教学,现在我们的年轻人都是博士,最低也是硕士,所以基础好,条件好,我们那时也没好的设备和仪器,我们那时候搞研究的项目经费有限,1978年科委给我最大的一个研究项目1万元,当时很高兴,这1万元分给好几个单位。搞研究是非常的辛苦,而我们现在条件有了,设备先进,又有基础,所以希望年轻人要珍惜时光,珍惜青春,一定好好的努力教学,改善教学,指导教学,把教学和生产科研结合起来,因为我们是农学系 ,我们的研究应该是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我们学校的性质不一样,所以脚踏实地的把教学实践和经济建设实际结合起来,是我们当前应该考虑的问题。
对学校的建议和希望
农大已经成立70周年,邵老师对农大的建议:去年农业大学70周年校庆时有一个材料,这个材料里是这样说的,1952年由河北农学院、山西农学院、平原农学院组建成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的,然后1960年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接着说1958年内蒙古林学院成立,然后1999年内蒙古农牧学院和林学院合并为内蒙古农业大学,我认为落了一条,落了1958年由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和内蒙古农牧学校、内蒙古农干校和内蒙古牧干校四校合并,1960年更名为内蒙古农牧学院,我的校园卡号是19580030,我认为把这一段历史落掉了,我给提过建议,但没有回答,内蒙农牧学校1924年成立的,当时合并时整个人员、设备和仪器都过来了,当时农牧学院农学系的学生由是农牧学校三年级学生改为一年级的大学生,要尊重历史。
另一个作为农业大学在当前振兴农业的形势下,我们有个乡村振兴研究院这个很好,我们应该如何把教学科研生产结合起来,我们的老师如何到生产一线把教学研究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应该在这些方面加强努力。我常听电视上说这家企业聘请中国农大的、聘请清华的专业人才,我们内蒙农大的人才也应主动服务内蒙古的经济建设,使我们学校与内蒙古的社会经济融为一体,这是对学校的希望,我的根基在农业大学,我很爱农学系,我很关心学校的发展和建设。
通过这次采访,深深被邵老师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创新开拓的精神深深感动,我们要学习邵老师这种精神不断学习,积累足够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把双脚扎进泥土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