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继续开展“农大记忆”系列访谈活动,在4月份拜访了支边来内蒙古农牧学院工作的张秀芬老师,张老师和蔼可亲,这次采访时间较短,但张老师认真回忆了支边来内蒙古农牧学院的工作情况,从支边创业、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青年学子的嘱托等方面进行讲述。
个人简介
张秀芬1936年4月生,山东省莱州市人,1960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同年留校在农业部全国农业高校师资培训班学习。1961年支边到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任教至今。1992年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从事饲料作物附耕作学原理、饲料生产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和饲料加工与贮藏等课程的教学、编写教材、实验室建设及科研等工作。
张秀芬老师从支边,教学实践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对学校的建议和对青年学子的嘱托等方面进行讲述。
支边情况
我是196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毕业,在农学系的培养师资班(为边疆农业院校培养)进修一年,师资班毕业后填报志愿填的内蒙古农牧学院,来到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专业当老师。
创业情况
我到学校后开了饲料加工与贮藏这门新课程,当时我们建立新的课程:饲草料加工与贮藏,搞的牧草栽培,有苜蓿和青贮玉米。后来因工作需要搞饲草料加工与贮藏。咱们农牧学院有牧草基地种的苜蓿,用颗粒饲料机把筷子粗的苜蓿加工成颗粒,加工后的颗粒饲料还运到北京,苜蓿加工成颗粒饲料牲畜特别喜欢吃,营养价值也高,北京的也很重视,开始学咱们的颗粒饲料加工的技术,加工的颗粒饲料还出口日本,效果非常好,非常受欢迎。日本地少,牧草饲料少,加工后的苜蓿饲料出口日本,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给我来信表示感谢。
教学实践和人才培养
我们学校是农业院校,性质特殊,在教学中应更加注重科研实践,通过教学和科研,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草原专业培养的许多学生在牧草的研究和加工领域很有成就,他们都非常优秀。
科学研究
主编全国农业高校统编教材《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1992年),已交流到国外,是非常好的教材。主编《饲料收贮与加工》(1989年),合编《饲料加工与贮藏》(1987年),参编全国农业高校统编教材《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学》。1984年在草原专业新开设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课。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8项科研课题,其中主持完成的“利用豆科青鲜草加工颗粒饲料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苦荬菜选育”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篇为国际学术会议论文,还发表了2篇教学法改革论文。曾获院教学成果优秀奖及院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奖,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2年出版的全国农业高校统编教材(主编)
对青年学子的嘱托
希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珍惜青春时光,不断学习和成长,培养创新精神,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在专业学习和科研方面创造更多成果,做出更大贡献。
张老师认真的回忆了自己的支边来到内蒙古农牧学院艰苦创业,从事教学科研的经历,从张老师身上深深感受到那一代支边来的学者不怕艰难、兢兢业业的艰苦奋斗精神,这种精神鼓舞我们立足本职岗位,不断进取,勇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