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农大记忆”——贾玉山教授访谈实录

时间:2024-07-10 作者:张璐 浏览量:

草原沃土扎深根,

草业科研显匠心

守正创新几十载

硕果累累铸学魂。

在内蒙古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活跃着一位矢志不渝地守护草地资源的学者,他将青春与智慧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用辛勤的汗水书写着对草原的深情厚谊。他就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贾玉山教授。作为草学领域的杰出代表和国家现代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贾玉山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积淀和卓越的科研能力深耕草产品加工原理与技术的研究,不断推动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草原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

贾玉山教授多年来坚守在教学、科研和基层一线,不仅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上付出了巨大心血,更是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屡获佳绩。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通过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建言献策,有效地促进了草牧业现代化转型与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深入推进。

 202471日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有幸邀请到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贾玉山教授,在学人文库与我们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教授访谈。

让我们一同走近贾玉山教授,领略其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播撒的智慧之种,以及他为草业科学和草产品研发与利用做出的卓越贡献。

深耕草产品加工原理与饲草产品研发的教育者与科研人

个人简介

贾玉山,男,汉族,196210月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人。中共党员。草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校聘教学科研型A1岗。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届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获得者,草原英才创新团队带头人,内蒙古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现任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草学会理事、中国草学会草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草产品加工理论与技术、草产品质量评价和草畜高效转化利用方面的研究。主讲本科生课程牧草饲料作物加工与贮藏学、“草产品质量检测学”及研究生课程“草产品加工与利用”、“草学学科专题”等。

贾玉山与导师张秀芬先生

选择专业的初心与毕业留校

我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这片位于农牧交错带、紧邻锡林郭勒草原的土地,自幼便在我心中播下了对草原深厚情感的种子。正是这份对草原深深的眷恋,在高考时我坚定地选择了与草原相关的专业,以超过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录取分数线四十多分的成绩,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草原专业。1985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一直专注于草学领域的研究与教育工作,从未改变过方向。1991年至1993年,在西南师范大学(现西南大学)读助教进修班(当时称研究生班)。1996年至1999年,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开始攻读博士学位——动物营养饲料,师从我校著名的嘎尔迪教授。

大学时代,图书馆对我来说是个特别的存在,只要时间允许,我便会怀着强烈的求知欲,如饥似渴地阅读、摘抄各类专业文献,力求获取更多的知识。在那个时候,复印机尚未普及,我都是亲手将那些宝贵的资料一一摘录,共积累了九大本笔记,每一页正反两面都记录得密密麻麻,这些笔记对我当时的学习帮助非常大。在学习期间,我深受系主任西力布教授、书记刘德福教授及导师张秀芬先生的指导和影响,在他们的引领下,参与了一系列实验研究,对草产品加工专业领域的理解逐渐深入,最终决定留校,成为了张秀芬先生的助教,将学到的知识和热情都投入到这个领域中,即便在博士毕业后面对两次赴京工作的机会,依旧坚守初心,选择继续留在母校。从本科直至博士的每一步成长都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息息相关,这里是我学术生涯的摇篮,情感的归属地,我已深深扎根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这片土地。

参加工作

回想起刚参加工作的日子,内心满是感慨,我深刻体会到每个专业领域都是历史积淀与世代传承的厚重诠释,而我所投身的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正是这份厚重与传承的生动体现。那个至今都令我感慨万千的“草原楼”(现西区教研3号楼),不仅承载了岁月的记忆,更是见证了老一辈教师无数日夜的辛勤与汗水。

贾玉山与张秀芬先生(左三)于“草原楼”(西区教研3号楼)

当年草原楼内的实验室空间狭小,设备简陋,却凝聚了教师们的执着与热忱。尽管条件艰苦,每天晚上却仍可见全体教师自发集体到那里去学习、备课,很晚才陆续回家,其中包括已年近半百的老教师。这种无私奉献、勤勉敬业的精神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无法抹去的记忆,激励着我努力前行。虽然起初资源匮乏条件艰苦,但是在老一辈教师无比敬业精神感召下,凭借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奉献精神,成功的培养出了一批批既具备实践能力、又富有创新思维的优秀毕业生,他们不仅为中国草业科学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更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诸如中国农业大学的韩建国教授、周禾教授、王堃教授及毛培胜教授等众多知名学者,均是我校的骄傲。他们不仅在国内各大农业高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更是在各自的学术领域内独领风骚,例如东北农业大学的崔国文教授,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呼天明教授等,他们的成就无不在彰显着母校草学专业的荣耀与辉煌。

教学工作

我们最初的课程体系是围绕张秀芬先生开创的首门课程——“牧草饲料作物加工贮藏学”展开,随后顺应专业需求发展为“草产品学”,目的是为了更全面地涵盖该研究方向的广度与深度。另一门课程是“草产品质量检测学”。这两门课程都是首次由我校创立并开设的。在全国的草学专业里影响力非常大,其他学校也随后都相继开设。我主要从事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在学院里的年轻教师也正积极投身于一流课程的建设,旨在持续推动草业科学教育的现代化与国际化,确保学科教育紧跟时代步伐,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在教学中我们沿用张秀芬先生倡导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完成课程论文。这一举措的深意在于,通过撰写论文,学生们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名词术语和理论原理,还必须广泛涉猎所研究领域内的相关文献资料。这样就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深入挖掘知识,而非仅仅停留在理论表面,从而进一步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鼓励学生将具体实例融入论文中,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在产业政策中的实际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我主讲“草产品加工原理”并与其他导师共同推动了“草业科学研究进展”的教学。此外,还参与了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实验指导建设以及优秀学生培养建设,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本科生建设

1958年我校率先在全国创立草业科学专业,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草学类本科专业。因此我们不但要保持最早创立专业的初心,而且还肩负着保持先驱地位和荣誉的使命,为此老师们付出了加倍努力,通过精心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全心投入培养的各个环节,以确保专业和学科的持续领先,真正使我校草学专业和草学学科最终成为国家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目前,学校和自治区也正式组织我们申报国家双一流学科,这也是对我们过往努力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团队荣获2项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通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内蒙古自治区拿下首金,实现了零”的突破。

研究生建设

研究生建设工作是以政策为引领,以“校——企、校——校、校——院”搭建的协同创新平台为基础,构建“科研——创新促产——学科、教材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创业——科研”的互相交叉、良性循环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从多个层面扩展研究生人才培养空间,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同时针对性地对接产业,强化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

草学专业团队最初由我和格根图教授组成,近期又加入了两位年轻老师。我们在工作中,尤为重视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不仅专注于其专业技能的提升,更强调遵规守纪等综合素质教育。核心在于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这一点从我们学生连续多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可见一斑。为了进一步加强研究生建设我们在2022年申请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研究生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草学专业研究生为例》并成功获批。

在就业方面我们的研究生同样令人欣慰,部分博士生在“双一流”大学任教,甚至有些已成为特聘教授,不少毕业生在管理部门任职,发展得很好。对学生的培养我会做到无私奉献,同学们学有所成,是对母校、对老师最好的回报,他们的成绩也直接提升了学校的外部影响力。目前,西南地区的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都向我们抛出了橄榄枝,对我们研究生的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主动表达了期待加入的强烈意愿。他们的青睐主要源于对我们研究生在校期间所展现的出色能力,包括发表文章、申请专利、制定标准,以及参与并贯穿整个科研项目全过程的实践能力,这些综合能力的体现使他们成为用人单位竞相争取的对象。

科研工作

在一定意义上,科研项目代表了地区、学校、研究者的学术水平,申报成功是非常难的。近几年,我们团队承担了多个国家的重点研发和国家基金的科研项目,我个人连续获批了四个国家基金项目,参与了云锦凤老师主持的一些项目和部分成果转化项目,涉及了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等领域。这些成果使团队获得了多项奖励,我个人也获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进步奖。

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在内蒙地区打干草传统上集中在8月末至9月初,然而这个时期常多地降雨,导致饲草在晾晒过程中容易被雨淋湿,最终变成了营养价值极低的柴草,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饲草资源,也对当地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鉴于此,为了避免淋雨,考虑收割后直接进行裹包,跳过传统的晾晒环节进行青贮处理。当冬季和春季牲畜需要饲料时,可以提供这些保存下来的高质量饲草。但是这个想法实施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相比于常见的玉米、燕麦、苜蓿的青贮,天然牧草的青贮技术难度更高,成功率相对较低。

为攻克这一难题,揭示天然牧草三低一高的青贮机理,通过我所主持的天然牧草青贮技术应用与推广项目,成功研发出了相应的青贮技术。这一原创性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制约畜牧业发展的气候与环境问题,打破了产业瓶颈,因此荣获了中国草学学会首次设立奖项中的首个一等奖——中国草业科技奖,之所以获得了如此高的奖项,主要是专家们觉得这项研究是原创性的研究,不是验证性的研究。这些成果不仅代表了我们专家团队的学术水平,也体现了团队成员对科研的执着追求。中国草学学会认为这项研究对于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成果转化方面,我们秉承着开放共享的原则,促进行业发展,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未能充分重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尽管科研成果可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其市场潜力和盈利机会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在这方面以后我们要积极改进。

平台机构建设

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草产品加工理论与高效转化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重心是草产品加工方向。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与研究,在全国同领域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获批了一系列重要平台和机构。具体而言,在学校、学院的支持下成功争取到中国草学会草产品加工专业委员会(依托单位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这对提升我校草学,尤其是草产品加工方向的地位意义重大。并见证了云锦凤教授建立的育种专业委员会的成立。

其次,还获批了农业农村部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这是一项突破性的成绩,来之不易。在此之前,农业、畜牧、园艺等各专业都有国家设立的重点实验室,但草学领域却是空白。农业农村部首次设立了六个重点实验室,其中三个归属于农业农村部的科研院所,另外两个则分别是中国农业大学和兰州大学,唯独一个普通院校申报成功的就是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专业。当时本来申报的是饲草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然而在农业农村部的评审过程中,他们注意到许多相关单位都在申报饲草栽培生产实验室。鉴于我校草学专业起步早且拥有多年深厚的学术积淀,农业农村部决定将饲草栽培研究方向也纳入我们实验室范围。最后我校草学专业凭借实力,不仅成功获批了最初申请的加工方向实验室,还额外获批了饲草栽培方向实验室,最终成功建立了综合性的“饲草栽培、加工与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这一成绩无疑是对我们专业实力的高度认可,也为未来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此外国家设立了50个产业技术体系,牧草产业技术体系是其中之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校草学领域,我荣幸地成为唯一入选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的成员。自2009年起,便投身于这一体系,不仅担任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干草调制贮藏岗位的岗位科学家,还担任了加工功能研究室主任,以推进相关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在我们的实验室挂满了各种荣誉奖牌,这些都是大家辛勤努力的见证。在此之后,还成功获批了国家牧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这是对我校在草学研究领域的实力和深厚底蕴的再次确认。我们还同时拥有其他一些小型平台和机构。正是这些平台和机构,为草学学科和草学专业的建设提供了多层次多维度的支撑,对我们的学科和专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努力直接反映在学科评估上,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自治区获得B+专业的只有二个,我们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学专业是其中之一。进入第五轮学科评估,草学专业更上一层楼,成为自治区唯一获得A类的学科,这一成就凸显了我们在该领域内的领先地位。

导师张秀芬先生

我的导师张秀芬先生与学科建设

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草产品加工学科方向,其历史渊源深远。在这里一定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草学学科的奠基人,我的导师——张秀芬先生,她对学科和专业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张秀芬先生今年已经88岁高龄,1960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1961年支边到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科学系任教,1992年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从事饲料生产学、牧草及饲料作物栽培和饲料加工与贮藏等课程的教学,编写教材,实验室建设及科研等工作。1984年在全国首次开设了“饲料加工与贮藏”这门新课程,1992年主编全国农业高校第一本统编教材《饲草饲料加工与贮藏》。先生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利用豆科青鲜草加工颗粒饲料研究成果为国内首创,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苦荬菜选育成果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先生在专业、科研上的造诣我们有目共睹。

正是在先生的开创和指导下,草原专业增设了加工方向,为学科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现在的成绩也是在先生的指导下一步步走到今天。先生退休后的十多年里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直到75岁高龄。她的人品、对专业的执着、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及对我们的爱护一直激励着我在这个方向努力前行。

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优秀的教材是引领学生走近科学领域的关键。我们的团队成立以来,从“九五”到“十五”连续编写了几个五年国家级规划教材,直至现在,国家级的教材和部级的规划教材均由我们主编。2023年,团队申报了国家级战略性教材建设基地项目,并成为自治区国家级教材建设基地,是自治区上报国家的两家教材基地之一。2021年我个人荣获了教育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但是不论走到哪里,我始终认为这份荣誉应该属于我的导师张秀芬先生,因为我是在先生研究的基础上,秉承她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坚持并发展了这一学科方向,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这个奖项分量很重,首届全国只有200人获得,大部分都是各大出版社的总编、社长及各大学的院士,普通的老师很少能获得。我认为这一切并不是说我们有多么优秀,而是专家评委们认可了我们在这一领域持续不懈的努力与坚持。正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使得他们决定将此荣誉授予我们,因此多年来我始终将先生的贡献和爱护铭记在心。这一系列教材的编写工作,不仅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团队在草产品加工领域的持续努力和卓越贡献。

草学学科共有四大研究方向,特别是草产品加工与利用方向的系统性构建与强化,显著提升了学科的综合实力。近年来,我们围绕这四大方向,稳步构建并强化了学科体系,对学科评估与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尤为重要的是,我校草学专业被评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这是对我们专业水平的高度肯定。这些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深厚的学科积淀和老师们的奉献。同时我们不仅致力于教学与科研的深化,更强调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这意味着,我们的工作已经不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或基础教学,而是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并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

产学研结合

产学研结合是我们学科建设工作的一个核心方向,尤其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更加注重与实践应用的深度融合,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自2020年起,随着草原纳入国家林草局的管理范畴,我们在推动技术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国家首批推广的100项主推技术中,其中有五项涉草的技术,我们团队研发的柠条灌木地的优化生产、生态模式应用就位列其中。同时,在今年自治区的主推技术中,申报的河套地区盐碱地苜蓿加工调制技术集成与产业化也在其中。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致力于草畜结合的产业支持,成功地支撑了多个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以一个小作坊式的饲草加工企业为例,该企业起初缺乏技术积淀,几乎是从零开始,通过我们的“三区人才”与中组部科技特派团的共同努力,这家企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科技飞跃,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获得了多项科技认证。不仅如此,中组部首支科技特派团(001号科技特派团)对赤峰市巴林左旗给予了重点支持。巴林左旗作为全国143个科技创新型旗县之一,其成功获评的背后,我们的草产品加工方向贡献显著,特别是在其四项创新内容中的第二项,直接体现了我们研究方向的重要贡献。

另外一个例子是在2023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了秋粮大丰收的盛况。这次报道覆盖了五个省份,其中第二个被报道的省份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巴林左旗,主要的焦点放在了中组部科技特派团在该地区的工作上,之所以特别提及此事,是因为中组部科技特派团的团长正是格根图教授,我是他的团队成员,目前主要在当地进行蹲点工作,致力于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一直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专利保护与行业地方标准的制定,目前,我与格根图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已成功申请了多项专利。积极参与并起草了共计18项地方及行业标准。

鉴于我们是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产业体系技术功能研究室,因此不仅要研究内蒙古自治区的草产品加工业,更要面向全国。所以我们非常重视和全国各地的协同创新,与各个区域性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例如要深入研究东北黑土地羊草草原的情况、黄淮海三角洲盐碱地苜蓿草产品加工的情况、西南地区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饲草加工情况,目的就是使我们的重点实验室、功能研究室真正实现开放共享,把我们和全国草产品加工的相关内容,真正提升到一个档次和水平,真正服务于生产,服务于政策,服务于产业。

除此之外在政府决策方面,团队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我们从进入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就开始进行建议,由于草产品运输费用很高,这样就制约了它的流动。作为行业的产品如果不流动,就无法称其为产业,无法进入市场。可运费的问题,又使行业的终端受到了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自治区好多厅局的领导、专家共同努力、共同呼吁提议把草产品的运输,纳入鲜活农产品的绿色通道,这样过路过桥费全免。这个政策在自治区实施了一段时间,为运输者节省了一笔相当可观的费用。更重要的是盘活了产品的终端市场。

在自治区的草原牧区,存在着一个显著的问题,草资源的丰欠不均。具体而言,牧草生长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有丰年也有欠年,丰年时牧草过剩而浪费,欠年或遭遇极端天气时则面临牧草短缺,不得不大量减少基础牧畜以应对危机。值得注意的是,基础牧畜的减少对畜牧业的影响重大,因为牛羊繁殖周期为一年一羔一犊,一旦数量锐减,要恢复到原先的生产水平极为困难。

因此,我们建议充分利用丰年牧草资源,通过加工将其转化为草产品,并采用科学方法储存。在欠年时能有效调配这些储备的草产品,缓解牧草短缺,实现全年及跨年份间牧草供应的平衡,从而确保草原畜牧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这是研究草产品加工业应该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

基于上述考虑,我与格根图教授以及全国人大代表陈良同志共同倡议,在主要牧区建立饲草战略储备库。丰年时将加工好的草产品及时储备入库,在欠年或需求高峰期调出使用。令人欣慰的是,这一建议已被广泛采纳,多个牧区已建立起饲草战略储备库,并且获得了全国人大和时任农业农村部于康震副部长的回应与支持。

 

学术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自治区科研项目25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文章63篇。主编及参与出版教材8部,《牧草及饲料作物加工贮藏学》教材是基于全国没有教材蓝本的形势下,开辟了本专业方向的全国首创,更是被全国27所高校引用。主编出版《中国北方草产品》等专著6部。获得《饲草饲喂一体装置》等国家专利54项、软件著作权7项,起草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18项。荣获中国草业科技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第七届互联网+”全国总决赛银奖指导教师,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学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对年轻教师的嘱托和希望

我们团队最近迎来了两位优秀的年轻老师。一位是王志军老师,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指导本科生荣获金奖。另一位是都帅老师,在浙江大学完成博士学业后回归团队,在高水平论文的产出方面表现卓越,展现出很强的学术生产力。他们都是我的博士生,自加入团队以来,为研究工作带来了很大推动力,他们对专业的专注和执着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在此我想对所有青年教师说:研究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投入,专注于一个方向进行深入挖掘,并且选定一条研究道路后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应将主要精力聚焦于一个核心领域,其他方面的探索则作为辅助和补充。切记,避免频繁变换研究方向,那样容易使人变得“博而不专”。我们的目标应当是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而非“杂家”。保持专注和耐心对于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我希望大家也要找到自己的研究重心,不要急于求成,沉下心来,稳定地推进研究工作,这是我们在科研道路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建议

首先我要感谢校领导对我校草学学科的大力支持,草学学科在几代人的共同奋斗下,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全国达到了一定的学术地位。近年来,在自治区“五大任务”的驱动下,我校的草学学科作为特色与优势领域,逐渐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与广阔的实践应用潜力,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尽管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我们坚信,依托学校及学院持续提供的深层次支持,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克服困难,取得更多与学科建设和专业优化密切相关的重大成果,持续推动草学学科向更深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通过长期实践,我深刻理解到,持续努力和创新是保持竞争优势的核心。首先,人才培养成为重中之重,特别是需要一批对草学专业怀有真挚情感、愿意为专业及学科长远发展倾注心力的人才。这些人才应具备坚持不懈、勤奋专注的品质,注重可持续发展,持之以恒地深耕细作。当前,首要任务是加大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确保人才梯队的稳固与接续。其次,要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和融合发展,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的创新和跨领域的合作研究。第三,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学科建设的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学科建设策略,确保学科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和有效实施。

我校草学学科在2023年被评为自治区一流拔尖学科之后,我更感到学科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性。因此专门做了一个草学学科、草产品学科加工方向提升计划,特邀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院长及上海交大、中国农大、兰州大学等双一流大学的专家。展示宣传我们的学科成就与发展方向,并诚挚征求他们的宝贵意见,以便我们持续优化和推进相关工作。

尽管我已经62岁,但我愿意不遗余力地将自己的知识和热情投入到我校草学专业及学科的建设中,以期达到国家顶尖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奉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深情寄语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在知识的沃土上,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草原守护者与环境科学的探索者。在这里,贾玉山教授不仅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更是学生们心中温暖的引路人。

贾玉山教授深情地说:“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同学们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刻,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担当。请记住,你们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未来的创造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岁月的长河中,内蒙古农业大学如同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祝愿我们的教师团队,继续以匠心精神,深耕教育沃土,为社会输送更多具备高尚品德、扎实学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更祝愿我的母校——内蒙古农业大学的明天,如同草原之日出,光明而温暖,照亮每一位农大学子的前行之路,也照亮中国乃至世界农业科学的未来”!

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

202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