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农大记忆”—杨明韶教授访谈实录

时间:2023-09-14 作者:特色文献建设部 浏览量:

卷首语

“访先辈旧时,颂农大精神”。为了找寻那些伴随内蒙古农业大学建立和成长的一段记忆、一种情怀、一份力量,图书馆特色文献部开展了“农大记忆”系列访谈活动。通过老教师的亲口讲述,深情回忆一代代农大学人耕耘不断的奋斗故事,进一步领悟和传承老教师们身上所展现的使命与担当精神,以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迈进新征程。

杨明韶简介

杨明韶1936年生,江苏省沛县人。1961年毕业于吉林工业大学农业机械设计及制造专业。1962年分配到内蒙古畜牧机械研究所从事草原农业机械研究。1974年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农牧业机械化系,任草原农业机械教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科建设中草原农业机械学科(畜牧业机械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学科第一任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曾任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系主任,内蒙古农机学会副理事长,内蒙古农业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内蒙古高校科技委员,中国畜牧机械学会理事,农业部教材指导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组成员,全国畜牧机械委员会委员。1996年与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被聘为中国农大博士研究生副导师。

从事草业机械教学研究几十年,开设过的课程有:牧草收获机械学(本科);农业物料学(本科);高等农业机械学(硕士研究生);《农业流变学基础》(硕士研究生);草业机械工程前沿研究(博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报告等。

2023年6月28日,我和机电工程学院杨明韶老师相约在图书馆“学人文库”。杨老师目光睿智,和蔼可亲,中等个头,身材清瘦,走起路来轻快矫健。岁月沉淀在他的眼角眉梢,举手投足间尽显学者风度。寒暄过后我们便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始了今天的访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聆听杨明韶老师讲述“我和我的草原机械”。

我和我的草原机械—我的实践

第一部分 在内蒙古畜牧机械研究所

1962年-1971年在内蒙古畜牧机械研究所打下的学科基础,开起了我草原农业机械的一生。

我国国土辽阔,农业环境条件复杂。相应的农业机械主要有旱作农业机械;水田农业机械;丘陵山地农业机械和草原农业机械(就是我们说的草原畜牧业机械)等。基于巩固边疆和发展畜牧业两大战略的需求,50年代末我国开始了有计划地进行草原畜牧业机械建设。

内蒙古草原草茂质高,呼伦贝尔大草原更是享有盛名。草原是内蒙古响亮的名片。内蒙古畜牧机械研究所是1960年我国成立的第一个畜牧机械研究单位,承担发展畜牧机械研究项目,制定国家畜牧机械发展规划等工作。相应的在呼伦贝尔和达茂旗建立了两个农机部畜牧机械试验站,支持和建设以海拉尔畜牧机械厂为代表的一批畜牧机械制造厂。从此我国在内蒙古发展草原畜牧机械的大幕全面拉开了。

我是1962年由吉林工业大学直接分配到内蒙古畜牧机械研究所的第一批大学生。我有幸在草原农业机械的生涯中,迈开了学习研究的第一步。期间我主要的实践有:

1966年参加华北地区牧草收获机械系列歼灭战会议杨明韶第二排左三

1.参加完成了“畜力割草机的图纸标定”我们国家以后生产的畜力割草机的图纸都基本源于这个图纸。

2.参加了“华北地区牧草收获机械系列歼灭战会议”在会上对我国现阶段草原机械科技任务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3.参加完成了“畜力割草机的改进研制”由畜牧机械研究所和海拉尔牧业机械厂承担。说是改进实际上是攻关。割草机的有关专家看到我的方案时都感到惊奇!

4.参加完成了“垛草机”的研制。

5.参加完成了“集草器”的研制。

6 参加了牧草收获机械全国进口样机的集中试验。

7.为了适应在草原上的工作和生活,我集中了几个月的时间与牧民同吃同住,学蒙语尽量说蒙话,放羊养牛,三次参加草原防火。培养加深了对草原牧区的认知和感情。

8.呼伦贝尔草原的牧业四旗是我国最早畜牧机械化地区。我走遍了这些地区。多次进行畜牧机械化调查。“文革”后期我再去调查的时候,那里机械化的资料都给破坏了。幸运的是我之前已经掌握了这部分资料,这当时唯一仅存的材料,后经我们总结,填补了我国初期草原畜牧机械化发展的空白。

9.我在工厂与工人紧密结合,进行工厂的基本训练,住在工人集体宿舍,在工厂进行设计,带图纸下车间,辅助工人进行生产,就像徒工一样长期活跃在工厂与车间。我认为这些都是我的机遇!其精华至今还沉积在我的血液和灵魂中至死都在发酵和升华!

在这段时间里为了方便工作我就生活在草原,有草时我就去草原进行试验。冷季草原没草,为了争取时间就在工场内创造条件进行试验,这样科学研究周期短,试验研究效率高,收益突出!在此约十年期间,我基本上生活在草原和工场,了解的人都称我们是“候鸟”。虽然单位在呼和浩特,实际上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草原,这就是我在内蒙古畜牧机械研究所工作的情况。

第二部分在内蒙古农业大学

教学实践

1974年-2006年我在农大工作实践了32年!1974年我被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之后,没有本专业的学生,我首先主持了科研项目《小四轮驱动的小麦收割机的研究》(在四子王旗农机厂)。后来系领导安排我主管后期联合收获机制造实验的工作。主持学生的试验和产品的试验,进行产品科研鉴定。两年中我带着机器,走遍了呼和浩特前山、后山的小麦产区,进行了长期的田间、场面生产作业。我当时就自信的讲,我对联合收获机的体会比联合收获机专家还深刻。所以说对联合收获机真正的认知,还是那个阶段获得的。

1975年我主持科研项目《内蒙古2.5谷物联合收获机的试验研究》,带领着学生实习、主持鉴定和成果定型。我们农机系选择了“谷物联合收获机”与呼市郊区农机厂合作。进行联合收获机的设计制造、实验、实习、进行了两三年。那时候全系的有关老师都参加了。

教学工作的初期,我首先给畜牧、草原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畜牧业专业的畜牧业机械化课,草原专业的草原机械化课,还有农业部干部培训班的机械化课。他们都喜欢请我去讲课,我的讲稿就是教材。没有现成的教材,我们就自己编写教材,然后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来丰富教材内容。 因为当时我们没有编写教材的资质,所以有关学校从我们这里搜集了很多草原机械的教学资料进行教学和教材的编写。

1979年农垦部在黑龙江友谊农场引进了一套美国现代化的农业机械。那是我们国家第一次引进国外的现代化机械。这个时候农垦部为了学习国外现代化技术,在黑龙江友谊农场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学习班。全国农垦系统的工厂、学校、管理技术干部都参加,大约有500多人。农垦部请我去给讲现代畜牧业机械,我还给他们编写了讲义。在农业部组织下,内蒙古农牧学院进行了全国性第一次现代化的畜牧业机械的讲学。后续不少地区和单位引进畜牧机械,也来农牧学院进行咨询。此后,农业部为了培养畜牧机械师资力量也开办全国性的畜牧机械师资学习班,请我去教学。之后在农业部的组织下农牧学院继续开展了全国畜牧机械教学。

1980年内蒙古农机局举行局长会议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邀请我去讲现代畜牧业机械,我结合内蒙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之后国家农垦部在呼伦贝尔盟谢尔塔拉牧场,引进了一套国外的畜牧机械,国家农垦部和海拉尔农垦局邀请我到现场指导和讲学。这个期间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畜牧机械的信息优势已经传遍全国。

学术成果

1986年农业部教材指导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组成员 杨明韶(左二)

我主要参加了两个重要编写:第一是我国要编写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当时是农业部、农业机械学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邀请我参加讨论和编写。我完成了畜牧机械当中草原机械的基本条目1万多字,199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农业机械教学学科研究的内容,第一次载入了我国最高级工具书。第二是受中国农机学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的邀请,我参加了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的编写工作,完成了牧草收获机械的全部条目约2万多字, 农业出版社于1992年出版。内蒙古农牧学院的草原农业机械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内容占据了其中的重要位置。还有《内蒙古科技大事记》《中国畜牧业机械化》,《面向21世纪》等这些都是我参与编写的。

科研工作

在这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我共完成了约20项科研项目。主持完成的15项科研项目中有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当时,我们农业机械的研究内容是进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的。1993年,经过我的再三申请,把国家基金委的主任都感动了,特批了我们的项目。这个项目是我们系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我借着这个机会,在这个项目验收完以后,我给国家基金委写了一个报告,反映农业机械的研究内容和基础,建议国家基金委将其列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项目指南。我的3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本上都是特批项目的延伸。

1980年以前,我国的畜牧机械主体是草原机械。进入80年代后,我国的饲料工业开始起步,并且来势汹汹,一批批饲料加工厂在全国建成投产,饲料加工机械也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由于饲料加工机械投资条件比较成熟,经济效益突出,很快发展成为我国畜牧机械的主体。相对于此,草原机械每况愈下,饲料机械势头越来越好,草原机械发展走入了低谷!作为一名内蒙古草原机械的教师,看到这种局面,我感觉压力很大。

1984年我给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赫写了一封信。不久《内蒙古内参》加了按语刊登了我的信。之后内蒙古日报对我进行了专访,还发表了智囊意见报告。

从这之后,我进行了全国的饲料加工机械调查研究,我给自治区专门写了一个“发展自治区饲料机械意见书”。提了八条意见,基本上都被自治区采纳了。自治区科委、自治区农机局、根据这个意见,组织了一个重点攻关项目。

1988年在阿盟试验压捆机

1986年从内蒙农牧学院抽调了3人,内蒙古工学院3人,内蒙古畜牧机械研究所3人,锡盟农机所2人,宝昌农机厂1人,组成了一个攻关队,聘请我来主持这次攻关项目。通过这个攻关项目,在1988年完成了三个典型创新重大攻关项目:第一是“液压驱动高密度压捆机”,第二是“干草压块机”,第三是“牧草缠绕压饼机”。这三个机器都是我们行业里的重点设备。前两项均已小批生产。1991-1994年我进行了中国牧草收获机的研究。

云布龙主席来校视察时参观压捆机试验

刘明祖书记来校视察时参观压捆机试验

其他科研工作

1.《内蒙古自治区渔业机械化可行性研究》。

2.《传统畜牧机械化调查研究》。

3.《内蒙古自治区饲草料加工机械的调查研究》。

4.《振兴自治区畜牧机械和发展我国草原畜牧机械的研究》。

5.《草原牧区机械化战略研究》等。

这就是我在岗32年主要的工作实践。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农机系领导的主持下我趟出了“突出草原畜牧机械”(草原农业机械)的办学之路。初步建成了办学体系。2000年之后内蒙古农业大学在全国农业工程同类院校学科平台上初步显示了其办学特色,业内承认了我校草原畜牧机械的办学优势,较早地获得了农业机械工程博士点。

学科建设

对于学科建设我个人认为: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学科,热爱自己的学科 ,献身自己的学科。学科的发展是基于传承,不进行传承,谈学科建设是空话。学科建设要勤于实践;勇于实践,创造一切机会锻造自己实践的能力。

我和我的草原机械——学科的继续耕耘 我的梦

我于2006年6月30日退休,现在已经87岁了。我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畜牧机械工作实践了32年有了深厚的感情。如今我依然继续学科耕耘,坚持我的梦想。退休后我陆续出版了《草业工程机械学》《草业机械发展过程及分析》《草业机械与草产品》等六部著作。

对青年学子的寄语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杨教授感慨道:“日子过的好快啊,一晃我都退休了,但我依然热爱我的工作,依然关心着农大,关心着我们的学生。如果有需要我的时候我仍旧愿意尽我的一点绵薄之力。我祝愿农业大学发展的越来越好!祝愿农大学子学为所用报效国家”!

结语

我们被杨老师的故事吸引着,不知不觉采访已经进行到了尾声。这次采访,我们收获颇多。高校肩负着培育祖国未来建设者的重任。老教师退而不休,发挥着余热。在他们的支持、关怀和帮助下,农大学子在“美丽夕阳”的照耀中,正汲取着人生导师们身上积累的智慧和营养,愿农大学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