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农大记忆”——贺银凤教授访谈实录

时间:2024-07-05 作者:张璐 浏览量:

在食品科学研究与教育的版图上,有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业界翘楚,以其扎实的学术功底与卓越的教学成果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她就是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贺银凤教授。这位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以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对畜产品加工行业的深刻洞察,不仅为我区食品工业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力量,更在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专注食品科学与工程创新的教育者与科研人

个人简介

贺银凤,女,汉族,内蒙古包头市人。教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1960年9月生,1978年3月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系学习, 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同年考入动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5年5月毕业留校任教,主要从事畜产品加工与贮藏教学与科研工作。2008年获内蒙古农业大学畜产品安全生产农学博士学位,2020年12月退休。曾任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政协委员、第九届政协常委,全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讲本科生专业课“肉与肉制品工艺学”、“畜产品加工学”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食品科学研究进展”等课程。作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共培养博士研究生7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2名。主要研究方向为畜产品加工原理与技术、乳酸菌应用研究、食品生物技术。

2024年615日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部有幸邀请到内蒙古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贺银凤教授,在“学人文库”与我们进行了一场深入的教授访谈。

访谈中贺银凤教授回顾了她在内蒙古农业大学教学生涯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和教育理念。今天,我们有幸通过这段“访谈实录”,带领读者近距离感受贺银凤教授的学术风采与人格魅力。此刻,请跟随我们的文字,一同聆听、领略这位行业精英的智慧光芒,以及她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教育事业倾注的热情与执着。

 

学习经历及毕业留校

1978年3月,随着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我有幸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子,就读于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畜牧系,开启了为期四年的本科学习,本科毕业后同年考入我校的动物遗传育种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当年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2名。在硕士阶段,我们受到了刘震乙先生、王兆鹏先生、顾嘉恩先生、靳尚忠先生和白宝宽先生五位教授的集体指导,他们的悉心教诲和无私关怀,对我个人成长和以后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85年5月,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我选择留校任教,加入了畜牧系畜产品加工教研室,当时针对畜牧专业学生开设了“畜产品加工学”课程。尽管我本、硕七年学习的都是有关畜牧学的研究,但我愿意转向畜产品加工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这一转行并不突兀,因为我对畜牧产业很了解,为后续的畜产品加工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当时,中国的食品加工教育主要由轻工业院校承担,如江南大学(前无锡轻工业学院)、天津轻工业学院和大连轻工业学院,他们更侧重于糖果、饼干和罐头等食品的加工。而农业院校则在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的基础上发展相关加工专业,他们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挥特色加工产业,办出了自己的特色。自1985年后全国范围内的农业院校都相继建立了食品加工专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于1988年开始筹建食品工程系,我从畜牧系转入食品工程系,从事畜产品加工的教学科研工作。

我讲授的第一门课程是“畜产品加工”课,参与的第一个科研项目是“鸡蛋涂抹保鲜”,这段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工作期间,还获得了几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其中1995年赴日本进修四个月,学习乳品加工,这是学校中日乳品合作项目的一部分,我有幸成为20多位参与该项目的教师之一。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我,2003年至2008年,我决定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靳烨教授。尽管那时我已经是教授,但深知自己的知识仍有待提升,因此对这次学习机会格外珍视。这段博士学位的攻读经历漫长且充满挑战,最终取得的学位更是来之不易。它标志着我学术生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体现了我对终身学习的坚定承诺。

 

选择专业的初心

我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那一届只招收了200多人,对于来自农村的我,能考上大学特别高兴。在高考前填报志愿时,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并未在招生简章上,直到考试结束后,学校才决定招生。我当时对畜牧专业一无所知,志愿都是老师给填报的。但既然被录取,便决心全力以赴地学习。当时畜牧系就招了一个班。由于国家多年没有进行高考,因此本届学生年龄相差较大,好多人在农村大多经历了艰苦的锻炼,因此特别珍惜这个学习机会。尽管基础相对较差,但学习的劲头却异常足,老师们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对我来说,这座城市的一切都显得新奇和令人兴奋。记得,进校时我们才开始从ABCD学习英语,教英语的老师原本是教俄语的,甚至教材都是老师们自己刻好版油印的。第一学期上解剖课时,兽医系的岳老师每天晚上都会陪伴我们自习,怕同学们第二天上课犯困一到10点钟就“撵”大家回去睡觉。现在回想起来特别感人。

本科毕业后,我选择了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在当时的背景下,能够完成本科并继续读研的学生非常少。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专注于畜产品加工的教学与研究。我之所以选择畜产品加工,是认为畜产品加工的发展前景不错,毕竟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食物品质和多样性的需求会日益增长,未来食品加工行业的潜力巨大。为了提升自己在食品加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参加了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为期一个多月的肉品加工培训课程。在从事畜产品加工教学与研究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跨学科的挑战与优势。我在机械、工程设计、热传导等领域有所欠缺,但畜牧专业背景赋予了我对动物品种、肉质风味等方面深入的理解,这对于畜产品加工工艺设计有很大帮助。例如,不同地区的羊肉品质存在显著差异,即便是同一地区,不同年龄段的羊,其肉质和风味也会有所不同。这些知识为我在畜产品加工领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我始终坚持学习,努力弥补短板,同时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努力学习以提升畜产品加工专业技能。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一代从事食品加工的教师大多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我在1988年加入食品工程系前,曾学习了长达七年的畜牧养殖和饲草家畜育种专业,导师对我的转行非常遗憾。尽管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认为只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才能在这个领域取得更好的发展。同时,也为自己能够在这个时代见证和参与食品科学的进步而感到自豪。

 

工作经历

1985年硕士学业完成后,我便开始了在母校的教学生涯,最初担任助教一职。经过两年的辛勤耕耘,于1987年获得了讲师的职称,标志着职业生涯迈上了新台阶。1992年晋升为副教授,这一成绩不仅是对我个人努力的肯定,也得益于当时学校对师资力量的迫切需求,尤其是当时教育界正处于人才断层期,这批早期留校的教师得到了更多的发展机会。1998年评为教授,这是对我多年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最高肯定。

2020年招收一名博士研究生,由于学校退休政策的变化,我退而不休,继续指导学生直至2023年,目前仍有两位研究生尚未毕业,这意味着我的工作并未完全结束。回顾过去,从1985年踏入工作岗位至今,我的职业生涯经历了多个阶段,从助教到教授,再到退休后的返聘,每一步都承载着我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执着。这段丰富的工作经历是个人成长的见证,也是与学校共同发展的历史缩影。

 

贺银凤与导师王兆鹏先生(一排左三)

导师王兆鹏先生

从毕业留校的那一刻起,我的职业生涯便与畜产品加工的教学紧密相连。1985年,有幸成为导师王兆鹏先生的助教。在初出茅庐的日子里,先生不仅是指导者,更是引路人。记得那段时期,先是旁听先生的课程,细致观察他的授课方式和教学技巧,随后便着手准备自己的课程,在撰写教案的过程中,先生一丝不苟地审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每一份讲稿都倾注了先生的心血。他会圈出讲稿组织得当的部分,赞赏其结构清晰;同时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会留下批注,指出某些表述可能需要进一步斟酌,或是批评某些逻辑组合不够严谨。这些细致入微的指导,深深地印在我的记忆里,对我的教师生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教案编写方面的指导,在之后的教学工作中使我受益匪浅。

 

建设食品工程系

在畜牧系工作的日子虽然短暂,但意义非凡。1988年10月15日,学校顺应全国农业院校的发展需求,正式筹建食品工程系。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重视程度的提升。在此之前,国内部分知名农业院校如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大学已率先迈出了这一步,内蒙古农牧学院(现内蒙古农业大学)同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自此,我开启了在这个新兴专业领域的教学生涯,这一转变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也为后续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段经历,不仅是个人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也是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见证了我国农业高等教育体系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重视。

食品工程系创立之初,作为建系元老,我坚定地投入到建设工作中。首任领导李希儒教授(系主任),原是畜牧系的专家,他的加入为我们的专业注入了畜牧业的视角和丰富经验。与此同时,学校考虑到畜产品加工与机电技术的结合,以及农产品加工的需要,刚从美国深造回来的德力格尔桑教授也加入了筹建工作(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又分别从畜牧系的畜产品加工教研室、农学系果蔬专业的果品加工教研室、农产品加工教研室、农机系畜产品采集加工教研室,抽调了18位老师,共同组建了食品工程系。

 

食品工程系正式成立之后,我们便开始积极为次年招生做准备工作。包括实验室的建设、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每一项工作老师们都不辞辛苦积极参与。实际上我们是从零开始,边学习边工作,为迎接新生做好充分准备。在迎接第一届新生到来的重要时刻,全体老师都异常激动,仿佛比自己当年入学还要兴奋。亲自去学生宿舍为他们准备床铺打扫卫生,以确保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第一届招收了两个专科班的学生,之后食品工程系共举办了四届专科教育。

1993年迎来了食品工程系的第一批本科生。自此之后,本科教育逐渐成为了我们的主要教育方向,而专科生的招生则相应减少。在这个过程中,专业的名称也经历了多次变化,从最初的食品加工,到农产品储藏加工,再到现在的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些名称的变更与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教学指导的调整紧密相关,反映了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1999年,随着国家对本科专业的重大调整,最终确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沿用至今。作为一个全新的专业,在发展的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教师们克服困难,勇于探索,不断学习和改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建系初期校长特批了2000元经费,让我和其他两位老师前往海拉尔乳品厂、东北农大、吉林农大以及中国农大调研学习,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食品加工的最新技术和实验室建设标准,还收集了宝贵的办学经验,为食品加工专业的建设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尽管初期条件有限,我们依然十分努力,例如,奶酪制作、香肠制作、松花蛋腌制等实验,老师们亲手制作了奶酪压榨盒子、手摇灌肠机、购置腌菜小缸等简易设备顺利完成实验教学内容1996届的学生元旦联欢,他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面包、熏鸡、灌肠和松花蛋等美味食品。这种方法不仅有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也让学生在享受劳动成果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了食品科学的魅力,更承载着学生们的努力和成就感。这些经历都深深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了专业发展中的生动画面。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为学生提供实地学习和工厂实习的机会。为了让学生深入工厂,了解生产实践,我们首先派出年轻老师前往工厂进行为期半年或三个月的实地工作体验。老师们通过先提升自身对生产实践的理解,再将所学传授给学生。然而,由于食品加工行业的技术性和环境卫生要求较高,许多企业对接收学生实习持排斥态度,他们担心技术泄露和卫生环境问题。尽管如此,老师们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与企业建立各种联系和服务关系,为学生争取到实习机会,还通过个人人脉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环境。

 

在那个时期,学生数量相对较少实习条件相对较好,我们将学生送往各地工厂进行实习,并派老师定期前往指导。有一年,我亲自前往赤峰、通辽等地,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为他们提供指导。这些经历为学生创造了宝贵的学习实践机会,对人才培养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如今,食品加工专业的建设条件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学生有更多机会参观现代化的工厂,如伊利、蒙牛等大型企业,并可以通过参观走廊了解生产过程。这些现代化工厂的开放态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学习平台。

总的来说,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经历了从白手起家、克服困难到逐渐壮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造,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地学习和实习机会,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这个专业在我们学校中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招生和就业情况都名列前茅。

 

教学工作

食品加工这个专业在初期,教师团队大多是由畜牧学和农学背景转行而来。在我担任教职期间,主要负责讲授“肉与肉制品加工”、“乳与乳制品加工”以及“蛋类产品加工”等畜产品相关的课程。此外,还为生物工程、动物科学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畜产品加工”课程,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研究生教学方面,开设“食品加工进展”和“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等课程。目前,已有8位研究生选择留在我们学院任教。对于其他的研究生,他们毕业后都找到了各自心仪的岗位。有的加入了伊利、蒙牛等知名企业,有的则在内蒙地区疾控中心工作,还有一些选择在北京等地发展,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展现出优秀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能力。

在教学方面,我始终秉持着持续努力的态度,保持对教学的热情与专注,曾参与并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始终认真对待每一堂课,无论讲授这门课程多久,都会认真备课,确保将最准确、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我认为,这是作为一名教师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学术成果

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调控植物乳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的研究”、“LuxS\AI-2群体感应系统在乳酸菌与酵母菌共培养中调控机理的研究”、“内蒙古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互生机理的研究”、“酸马奶酒中抗菌因子的研究”共4项;科技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酸马奶中产抑菌物质的微生物开发利用”及内蒙古自治区成果转化项目“吸附重金属有益微生物的开发利用”2 项;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多项。

作为主编、副主编出版《动物性食品加工学》、《现代畜产品加工学》,参编出版《畜产品加工学》等10多部教材,其中《吃出营养吃出健康》系列图书荣获自治区科普图书一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近20篇,申请发明专利两项。

行政管理工作

自从我参与学院的建设管理工作以来,始终致力于各项教学及行政事务。1987年担任畜产品加工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95年担任食品工程系副主任,主要负责教学工作。随着两校的合并,食品工程系升级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我随之担任副院长,继续分管教学工作。

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听课、抽查和考核等方式,鞭策教师们更加认真地备课和授课。同时积极参与教学大纲的修订和课程的编排工作。这些工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知识的更新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在学院发展的过程中,我积极推动专业的拓展和实验室的建设。从最初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逐步增加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蒙语授课、包装工程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以及乳品工程专业。期间我们还有一个发酵工程专科专业。每当新增一个专业,都需要投入大量精力进行建设。

2002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忘的经历。为了迎接评估,全院师生共同努力,大概建设了差不多两年的时间,不断完善教学和科研设施。大家付出了很多心血,经常熬夜讨论问题、撰写材料,印象很深的是在评估期间我们熬过好几个通宵。这次评估中的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老师们的集体精神和责任心,也更加坚定了我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的决心。

 

学术交流

在学术交流方面,我始终保持开放和进取的态度。曾多次前往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典和日本参加学术会议,不仅交流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还借此机会与众多本行业、本领域的专家和知名人士建立联系,为开拓研究视野奠定基础。在国内,一般选择性地参加与研究领域相近的学术会议,如畜产品加工、肉品科技大会等会议,并积极参与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的工作。

 

除了学术交流,还积极承担社会兼职。自1998年起,兼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的理事,2015年后换届成为常务理事,并担任内蒙古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副理事长。

 

无论是学术交流还是社会兼职,我都尽力参与其中,不仅开阔了自己的眼界,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我鼓励年轻老师也要积极参与学术活动,通过交流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博士点建设

博士点建设过程始于硕士点的成功申请。1998年食品工程系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获得了硕士点,并于1999年开始招生。随着学院的不断发展,第一届硕士毕业生于2002年顺利毕业。

随后,博士点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2002年,学院获得了畜产品安全生产二级学科的博士点,这个博士点实际上是挂靠在畜牧学的一级学科下。当时,张和平、靳烨两位老师他们刚博士学成归来,作为导师满足了招生条件。

在博士点建设初期,我作为学院的教授、副院长很是高兴,并点燃了我多年以来想读博士研究生的梦想,于是找到了曾经是我学生的靳烨教授表达了我攻读博士研究生的愿望,经过一番艰苦的复习,考上了2003级畜产品安全生产的博士研究生,开始了我的博士生涯。由于准备时间较晚,学习过程相当艰难,但最终还是顺利毕业,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一届博士生中的一员。

在边工作边读博的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学院拥有自己博士点的重要性。自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生以来,学院的博士点逐渐发展壮大。如今,学院每年能够招收十六七个博士生,拥有24位博士生导师。这些成就离不开多年来学院领导的支持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学术积淀,以及学院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下设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包装工程、乳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乳业方向)5个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拔尖创新型”农林人才计划项目试点专业、自治区品牌专业,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自治区唯一通过认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和“包装工程”专业均为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流动站)和“食品加工与安全”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为自治区重点学科,并列入自治区“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进入全国前20%。

 

作为一名在教学科研领域工作了30多年的教师,在学科建设上我有几点建议:学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首要任务是人才建设。一个学科的发展,首先需要组建团队,并拥有一批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这些带头人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还能为年轻人提供指导和机会,从而带动整个学科的进步。有了这些领军人物,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将更加明确,整个学科体系也将更加完善。

其次还需紧密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内蒙古为例,丰富的乳制品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因此,学院的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乳酸菌等民族乳制品的现代化加工和发展推广上。这不仅能充分发挥我们的资源优势,还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科发展,我们还应积极与内地知名大学、科研院所进行交流合作。通过引进外地顶尖人才和先进理念,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例如,宁夏大学从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大学从复旦大学聘请了专业人才,这种跨地区的合作交流对学科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人才和资源,科研经费的支持也是学科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近年来,学校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研究经费,使老师们能够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项目,并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

对教学科研以及青年教师的建议

在我退休之后,回顾自己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经历,好多方面仍有不足。这些反思促使我更加期待年轻教师在这些方面能够做得更好。在教学过程中,目前的学生在上课时的学习状态并不乐观,我认为教师们需要开动脑筋,思考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我从事科研工作的过程,深刻体会到科研应该同时追求“顶天”和“立地”。所谓“顶天”,即追求研究的前沿性和先进性,教师们需要将自己的研究定位在更高的水平、更深的层次;而“立地”,则意味着研究需要更贴近实际,更脚踏实地。在“立地”研究方面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将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生产力。这样的研究对于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乃至整个企业界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很多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脱节,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未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这无疑是一种损失。

深情寄语

亲爱的学子们,你们是母校的骄傲,也是未来的希望。我希望你们能珍惜在母校的每一刻,努力学习,不仅仅要追求知识的积累,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挑战。保持好奇心,培养批判性思维,让创新成为你们的习惯,让责任成为你们的标签,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远、更稳。

对于母校,我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这里是我事业发展的起点。您不仅给予了我知识的滋养,更重要的是您教会了我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初心追求卓越。借此机会我要向我深爱的母校说:“内蒙古农业大学以其独特的魅力,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作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教师,我深感荣幸能与您一同在这片知识的沃土上成长、奋斗。希望母校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为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农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书馆特色文献建设

20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