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学校70周年校庆之际,特色文献建设部于2022年8月2日录制完成内蒙古农业大学黄顺成教授的访谈视频。
黄顺成老教授对我们的采访非常重视,他怕自己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事先把要讲的内容统统记了下来,黄顺成老师的细心、认真与和蔼让我们很敬佩,采访在放松如闲聊般的氛围中进行。
黄顺成简介:1937年12月出生,汉族,福建省泉州市人,1956-1961年就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大学本科毕业。1961-1997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农机系任教师,1997年5月晋升为教授,工龄36年。1986年获得发明专利证书“六缸汽油机新型进气歧管”,1988年“拖拉机汽车”教学成果获得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1994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浓缩流体能型发电装置”,1998年“浓缩风能型风力发电机的的整体模型风洞实验”,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黄顺成老教授从教学情况、人才培养标准、科研工作、学生培养、对学校的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讲述:
教学情况,黄顺成教授说:
我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毕业以后,就来到咱们内蒙古,当时条件确实非常不好。教材没有教材,人才没有人才,教学设备也很少。当时我一个人就讲了三门课,工程热力学(专业基础课)、拖拉机汽车学(专业课)、发动机理论(专业课)。但是整个教学设备都没有,我们自己就开始做教学用的一些设备。
我当时带了两门的实验课,分别是发动机的功率耗油率测试实验和柴油机拆装实验。因为当时也没钱,只能从外面找一些坏的拖拉机或者汽车的一些部件,拿回来整理后,就做实验了。1988年,我们实验室的建设成果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改革成果二等奖。
人才培养标准,黄顺成教授说:
对于我们整个培养高效人才的一些标准,我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也有跟领导讨论过。当然我们整个农牧学院,应该是应用学科比较多,应用学科里,我觉得我们要把整个理论跟实践进行结合,每一年,除了在学校里有实验课以外,我们都到基层实习,所以总的来说,对于整个应用学科,应该把理论结合实际做的好一些,作为我们整个专业的一个方向,还应该引起重视。
科研工作,黄顺成教授说:
因为我研究的是汽车、拖拉机,教的是发动机理论这门课,所以,我就搞了一个发动机的科研。就是“六缸汽油机新型进气歧管”,在1986年的时候获得了一个发明专利。发动机现在就是汽油机和柴油机,搞这方面科研是很困难的,因为都很成熟了。
后来我发现,我们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它的进气支管只要是六缸的或者是八缸的,它可以两个缸共用一个歧管,那这样的话,互相不影响,而且进气的压力又增大了,这样对整个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也有很大好处。所以1986年,就搞了这个发明专利,还是很有价值的。
另外,1994年我们还搞了一个实用新型的专利,就是“浓缩流体能型发电装置”,在风力发电机的部分,还做了一个风动实验,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推广方面,当时也到实际当中去进行检验,也获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经费太困难,没有办法到一些大型的发动机厂或者是风力发电机厂进行实验,这个当然是有些遗憾。我们当时每一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做的比较多,每一年学生都到海拉尔的修理厂、拖拉机修理厂进行修理实习,到海拉尔乌根塔拉农场进行麦收实习,还有耕地实习也很多的。另外农机系里还有牧业机械,还到东北一些农场草原里进行割草、打捆。
在科研上,我们应该跟社会上的一些单位、科研单位结合起来搞,当时我们和内蒙交通委员会搞了一个解放牌的载重汽车动力性改造,整个这个动力跟油耗测试实验,整个实验是在我们实验室做的,效果还是非常好的。
学生培养,黄顺成教授说:
农大培养的学生,在整个内蒙古,我觉得都是比较出色的。咱们的毕业生在外面工作也确实很好。我觉得是咱们农大做的工作很好。在整个学生的培养方面,我觉得首先不能忽视理论课,没有一个理论的基础,到实际工作当中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且你要深入搞一些科研,没有一个理论的基础,确实是不行的。刚才我强调了,理论和实践进行结合以外,还应该加强整个理论基础的一些学习。
对学校的建议,黄顺成教授说:
农大现在已经建校70年了,整个学校总的来说,我觉得还是做的很好。最主要的是学校应该把整个内蒙古的农业和畜牧业,做为以后我们科研的一个重点进行考虑。在咱们农大的农业或者畜牧业的一些机械上应该多下一些功夫,搞一些农业机械和畜牧机械,在内蒙古比较有特色的、在全国能够领先的东西,在科研当中我觉得应该把它当做一个主要的。另外,我们农业研究种子,还有草的种子这些方面,还应该把它作为咱们农大科研的一个重点。对内蒙古的农业和畜牧业做出比较大的贡献。
通过这次采访,深深感受到黄顺成老教授勇于开拓、勤于钻研的求知精神,正是这股精神,让老一辈人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一次次开垦与突破,我们要在新的时代与机遇里继续开拓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