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字号 标准

副研究馆员旭荣花、孙利芳、马天玉做专题讲座

时间:2022-07-12 作者: 浏览量:

2022年7月11日下午15:00--17:30,馆员旭荣花、孙利芳、马天玉在图书馆一楼3D科教影视厅进行专题讲座。图书馆馆领导及馆员共计67人参加。

旭荣花馆员做了主题为“文献研究刍议”专题讲座。

文献是人脑记忆和智力的一种外延载体,它以物资形态呈现知识世界。文献的价值表现为积累和传输人类社会活动成果、适应和引导人类社会发展需求。

旭荣花馆员提出了文献的历史沿革。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孔子《论语·八佾》第三篇中,“文”是指各种史料典籍;“献” 是前贤的言论记载。(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南宋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所云:“文,典籍也;献,贤也”。据贤者之士所言,文献之初义当指“典籍与贤才”,即重要的文字资料与贤能之士。因此 文献离现今有3000多年历史。

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知识载体的不断更新,文献的含义有所改变。1985年国家标准局公布的《情报与文献工作词汇——基本术语》中明确规定:“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1989年出版的《辞海》中解释为,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将人类知识记录在各种载体上(如纸张、胶片、磁带、光盘、优盘等)”。 因此根据以上定义可知,文献不但包括现代图书馆全部收藏,也包括档案室、博物馆、音像馆及情报中心,乃至家庭私人所藏的一切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载体,或者说包括一切固化在一定物质载体上的知识。都属于文献范畴。

由此可见,文献一词的含义既有古今之别,广义、狭义之分,还有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

中国古文献流传,随着载体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1)甲骨金文时期,历经殷商西周近千年。(2)简册时期,历经春秋战国至两汉。

(3)纸写本时期,历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

(4)雕版印刷时期,历经五代至清末。

旭荣花馆员分析了文献类型的分类方式。

文献分类是指根据文献内容和形式的异同,按照一定的体系有系统地组织和区分文献。根据划分标准的不同,文献有多种分类方式。

1.文献载体种类。如岩雕文献、甲骨文献、金石文献、简牍帛书文献、其它原生载体文献(例如树叶、羊皮….)、纸文献、电子文献。

2.文献的记录形式(实物形态)。如镌刻、写本(抄本)、印刷、音像、电子。

3.文献的编辑和出版类型。如图书、期刊、报纸、特殊类型(政府文献、论文、会议文献、研究报告、专利文献、产品样本、技术标准、档案、图标等)。

4.文献信息加工的程度分为三类。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一次文献被称作原始文献,图书、报刊、学术会议论文集、各地的统计年鉴地方或部门档案等。

二次文献是,为了方便研究者快速、有效地查找信息,信息工作者对一次文献进行整理、加工、提炼、编辑的书目、题录、索引和检索性文摘。例如,各类专业工具书。

三次文献指综述和评书一类的文献,是作者对若干一、二次文献基础上进行整理和研究后写成的文章。例如,某一领域的学术性论文、专题述评、数据手册等“情报研究”的成果。

5.文献工作的性质分类。学术性文献和资料性文献。学术性文献如专著、教科书、杂志、学报、科普读物等。资料性文献如文摘、百科群书、年鉴以及各种档案资料。文献工作就其本质来说,它是通过搜集、加工整理、分析研究、编译报道、提供利用文献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活动服务的学术性工作,因此包括为管理性、学术性、服务性。

旭荣花馆员指出了文献研究的具体方法。

文献研究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通过搜集和分析文献资料而进行的研究。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即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过程。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确定研究目的和问题。

2.文献收集;辨别真伪、完整和系统。

3.文献整理;条理化、系统化、简明化。

4.文献的读解。先浏览大致了解而后精读核心内容,提炼有价值

和意义的内容。

5.文献分析。统计分析和理论分析。统计分析是指定量分析即统计方法、数理方法和模拟方法。理论分析是定性分析,包括逻辑分析、历史分析、比较分析、系统分析等。

6.文献查找。图书馆、数据库、请教导师、参考文献等。

旭荣花馆员分享了马文化专题文献研究的心得体会。

针对我校畜牧学学科,对马属动物研究中心嵌入式学科服务,挖掘梳理马属动物文献资源。搭建文献资源平台,给广大师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便于学界从不同视角研究马科学、马文化、马产业,对我国畜牧业发展起到文献支撑作用。马文化的研究对促进我国各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对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美德及优秀文化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和长远的历史意义。对教育、科研、生产、生活、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具有很高的参考、实用、史料和研究价值。马文化的诸多文献信息资源,为研究草原文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孙利芳馆员做了主题为“数据是土壤:迈向智慧图书馆”专题讲座。

随着信息时代数据的增加,海量的用户数据与图书馆可提供的有限服务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因此,利用最新的大数据技术进行充分地整合协调来解决这些矛盾,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服务模式,将大数据技术融入整个服务过程中,有助于满足用户需求,推动整个图书馆事业朝着更加适应新技术时代方向的发展。

孙利芳馆员阐述了大数据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数据分析的步骤。

大数据是指无法在可承受的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是一个描述大量高速,复杂和可变数据的术语,需要先进的技术来实现信息的捕获,存储,分发,管理和分析。

大数据主要特点有:Volume: 数据量异常庞大,一般达到PB量级;Variety:数据呈异构化,数据来源呈多样性;Velocity:数据处理要求时效性;Value:单个数据无价值,但大规模数据拥有巨大价值。

大数据的采集。科学技术及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每天都在产生数量巨大的数据碎片,数据计量单位已从从Byte、KB、MB、GB、TB发展到PB、EB、ZB、YB甚至BB、NB、DB来衡量。大数据时代数据的采集也不再是技术问题,只是面对如此众多的数据,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其内在规律。

大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大数据必然无法用人脑来推算、估测,或者用单台的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采用分布式计算架构,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云存储和虚拟化技术,因此,大数据的挖掘和处理必须用到云技术。

大数据的分析。数据分析是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来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将它们加以汇理解并消化,以求最大化地开发数据的功能,发挥数据的作用。把隐藏在一大批看似杂乱无章的数据背后的信息集中和提炼出来,总结出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孙利芳馆员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内涵及意义。

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最早于2003年由芬兰学者提出,最初是指一种在图书馆内不受空间制约且能够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此后国内图书馆学界专家从不同研究视角给出了智慧图书馆的定义:有学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交互的方式,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创新模式;有学者将智慧图书馆定义为具有“全面感知、立体互联、信息共享”特征的新型图书馆;有学者认为智慧图书馆应该是通过人机交互的耦合方式致力于实现知识服务的高级图书馆形态。目前,智慧图书馆作为图书馆未来发展趋势和形态成为广泛共识。

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现图书馆图书资源优化配置。近年来,高校图书馆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资源,随着教育体系的完善呈现出资源多元化特征趋势,对高校图书馆资源的管理与有效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介入大数据信息技术建设高校智慧图书馆势在必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能够帮助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更有效地了解不同阶段教师与学生的信息资源需求,实现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与个性化服务有机结合,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图书馆资源应用体验。

2.提高图书馆管理服务智慧建设。相对传统高效图书馆长期以来的管理服务延滞性特点,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不仅能够提高图书馆管理服务的效率和精准度,而且能够因学科而治,提高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益。凭借数字智慧化的高校图书馆建设,能够更好地实现师生将信息资源运用到科研学习中,有效提升高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同时为学生的专业化发展提供助力。

3.增强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智慧图书馆建设,不仅能够运用数字化实现信息资源使用的智慧化,还能够通过通信技术和物联网实现信息资源的高质量共享。综合来看,高校师生在使用智慧图书馆资源科研学习的同时,也会将科研与学习成果置于智慧图书馆的基础信息资源中,拓展智慧图书馆资源的底层基础,实现智慧图书馆信息资源无时空限制的泛在性,提高智慧图书馆的资源整合能力。

孙利芳馆员交流了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大数据的使用和大数据建设情况。

内蒙古农业大学图书馆基础大数据主要包括如下。

文献管理系统数据:纸质馆藏数据量、纸质馆藏结构体系、纸质借还数据;

应用服务类数据:读者入馆数据、座位预约数据、研修间使用数据;

电子资源使用数据:各数据库点击量、下载量、读者使用情况;

图书馆技术部门通过汇文文献信息管理系统、网络出口审计日志、数据库厂商数据、服务器日志、入馆管理系统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做图书馆的数据分析与展示,包括基于读者的阅读数据分析、阅读行为分析,基于图书馆馆藏结构及文献利用分析、图书馆保障条件分析、服务效能分析等分析报告,为图书馆的运行和决策提供大数据支撑和服务。

大数据是智慧图书馆智慧之源,大数据技术也是图书情报领域无法逃避的未来技术发展形态,也为图书馆实现知识服务模式的转变、知识管理模式的突破、合作交互型知识创新模式的完善、知识服务流程的动态监测等业务需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目前,尽管大数据技术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依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争议,但是,随着市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围绕大数据的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这些争议也将会有更加清晰的结果。可以说,大数据技术是智慧图书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亟待完善和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该领域的相关问题也会成为图书情报领域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应用也需要图书情报界和业界人员的共同努力。

孙利芳馆员探讨了图书馆大数据安全管理的统筹路径。

1.深化数据安全保护机制。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界要建立本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数据管理的责任主体,具体业务应用要结合现有数据业务建设需求和建设情况。在大数据应用和开放方面,要规范使用目的,明确每一项数据收集的来源和用途。多个图书馆数据互通的项目要协同治理思路,共同参与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形成多方参与、激励相容的“法律、标准、技术”三位一体治理架构。

2.建立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图书馆应根据自身情况制订合规合理的数据分类分级管理规范,为数据开发、采集、操作等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根据相应的数据等级保护规范定期开展数据安全管理培训,大力提升馆员专业技能、安全防范意识和信息安全素养。图书馆应密切按照《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制订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应急管理机制,针对已分类分级的信息和数据安全事件,提供事前准备、事中应对、事后处理的基础指南和参照准则。

3.加强全场景安全评估与防护。图书馆大数据应用要从数据全生命周期、全应用场景的角度出发,加强风险监测与身份核验,结合业务需求,从数据分级分类到风险评估、身份鉴定到访问控制、行为预测到追踪溯源、应急响应到事件处置,建设全面的有效防护机制,保障数字产业蓬勃健康发展。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审计至关重要,其有助于提前有效预判、改进和解决信息数据在运维、管理与使用中的诸多问题,以确保数据安全措施能够切实落地。因此,图书馆要定期开展数据安全治理体系审计,形成可量化、可追溯、强管理的顶层架构,不断完善数据安全的技术建设、组织建设、制度规范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构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化图书馆服务体系已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数据作为图书馆的资源和资产,其重要性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同。《网络安全法》、《公共图书馆法》和《数据安全法》对于图书馆行业发挥信息和数据的价值、保障和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图书馆界要以相关法律法规及指导文件为依据,在大数据开发的道路上,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图书馆信息安全服务体系,在数据安全、数据利用、数据开放中找到平衡点,更好地促进新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

马天玉馆员做了主题为“图书馆的现在与未来--从数字图书馆到智慧图书馆”专题讲座。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蓬勃兴起,“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概念不断涌现,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生机。图书馆必须抓住技术变革带来的机遇,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加快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将战略中心从数字图书馆建设,走向智慧图书馆建设。

马天玉馆员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内涵。

数字图书馆是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一种分布式信息系统,它将图书馆中不同的信息资源以编码的形式进行加工和存储,以方便用户进行检索和利用。伴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衍生出的数字图书馆,以及所有的移动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第一次转型,是传统图书馆集成了数字化资源和网络化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是图书馆从重视资源与技术到重视服务功能的过渡。虽然数字图书馆意识到了图书馆员在其中承担的重要作用,但数字图书馆不是智慧图书馆,由于数字图书馆缺乏人的“智慧”以及数字技术的发展局限,越来越难以满足用户的深层次、多样化、复杂的信息需求,特别是以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数字图书馆走向智慧图书馆提供了外部环境与技术动能。

智慧图书馆是以人机交互的耦合方式、致力于实现知识服务的高级图书馆发展型态,是第三代图书馆、新型图书馆的核心内涵,是未来图书馆的高级型态与主导模式,是图书馆新时代的新定位、新形象、新能力。如果说从纸本化的物理图书馆走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发展中的第一次重大转型,那么再从数字图书馆走向智能化和智慧化的智慧图书馆,则是图书馆发展中的第二次重大转型。

可以认为,数字图书馆的使命已基本完成,而智慧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核心内容与建设目标,成为驱动图书馆转型发展的主体动力要素。智慧图书馆集成了物的智能和人的智慧,具备“智(Artificial Intelligence,智慧)、大(Big Data,大数据)、云(Cloud Service,云服务)、物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的特点;智慧图书馆建设需要紧紧围绕“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服务主导、能力检验”的基本原则。需要明确的是,智慧图书馆不是数字图书馆的延伸,更不是等同,数字图书馆的表征是数字化、网络化,而智慧图书馆的表征是智能系统与人的智慧,更加强调人(馆员、用户)的智慧,图书馆员的智慧更为重要。

马天玉馆员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和智慧图书馆的相互关系。

1.数字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的基础。没有数字图书馆,就没有智能图书馆,更没有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核心是“人的智慧”+“物的智能”,其“智慧”体现在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智能图书馆是“智能技术与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与“图书馆的物理环境”的有机统一,其“智能”体现在通过系统或平台代替人的劳动;数字图书馆则是基于物理图书馆的资源与互联网技术构建的一种分布式信息服务系统,具有数字化和网络化的特征,为各种智能技术提供了最基本的应用场景。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建设、组织和提供文献信息资源的主要平台,其本质仍然是对传统图书馆模式的延伸,数字图书馆的服务依赖于传统的文献信息产品,而非信息内容。数字图书馆以技术为主导,侧重于数字化产品的生产提供;智慧图书馆则是以智慧服务为主导,实现馆员智慧和用户智慧的交流互动,满足用户的知识需求,是图书馆发展的顶级形态。

2.智慧图书馆是数字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数字图书馆需要走向智能,更需要走向智慧。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信息服务系统,是帮助一定的用户群体根据一定的应用目的、利用一定的信息内容的过程。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模式要从提供文献资源的检索获取利用向提供深层次多样化知识服务转变,这就离不开各类智能技术的辅助。可见,数字图书馆是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虚拟化和信息化,是对图书馆的局部性变革;在数字图书馆的基础上,智慧图书馆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了图书馆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发展是对图书馆的全局性升级。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跳出原有的舒适圈,摒弃以资源为中心的“地心说”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日心说”发展,转变以文献检索传递为中心的“检索观”向以支持用户对信息的各种利用需求为中心的“利用观”进步,积极且善于发现新技术来发展新的服务、创造新的价值,实现向智能图书馆直至智慧图书馆的发展。

马天玉馆员探讨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要求。

1.正视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挑战,保障持续变化的技术支撑。图书馆应正视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智慧图书馆概念的核心是AI技术。现阶段伴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增强现实、虚拟现实、语音识别、数据分析、文本挖掘、数据可视化、物联网等技术的兴起,各行各业结合新技术积极开拓创新,图书馆也不例外。图书馆应正视智能技术带来的挑战。在新技术产生为图书馆带来新生机的同时,也必然会为其带来一些挑战。图书馆服务应始终围绕用户需求,在智能技术的助力下,以开展学科服务、情报服务、智库服务等知识类服务为主导,借助智能技术帮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中快速获取到自己需要的信息,不断增强用户粘性。

2.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图书馆的知识服务与智慧服务。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不能仅仅依赖智能空间、智能设备,人的智慧(知识、经验、专长、感悟、能力等)必须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作为图书馆服务的主体,馆员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图书馆服务的方式、内容和质量。图书馆员工不仅要能胜任对现有体系和服务的执行和管理, 还应具备卓越的洞察力和执着的奉献精神,能时刻关注所在学术社区有哪些信息需求,了解如何通过建设新信息源来提升服务质量,并聚焦那些能有效传播信息的新技术。图书馆能力的大小不在于其规模,而在于其智慧。需要呼唤智慧型馆员的出现,并将智能技术与馆员的智慧有机结合,从而为用户提供真正的“智慧”服务。

3.智慧图书馆是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目标和方向。智慧图书馆应紧紧围绕“需求牵引,技术驱动,服务主导,能力检验”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秉持面向用户服务的技术驱动导向,融入馆员智慧,鼓励馆员创新,充分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关注知识服务和智慧服务的具体体现与能力转化方式,做好图书馆整体发展设计与整体技术架构的有机衔接,加强图书馆整体业务体系重构与人员及其能力的重新配置。在明确智慧图书馆发展建设的需求、目标、模式、技术与路径的基础上,明确其在“智慧校园”“智慧城市”“智慧社区”中的功能定位与作用机制,促进图书馆与学术界、技术研发企业的协同工作,不断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可持续发展。

王立中馆长就讲座内容做点评。王馆长指出,本次馆员讲座,是我馆决心打造良好的图书馆服务团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图书馆人员素质和图书馆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图书馆还将会通过多种方式,不断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和人文素养,增强图书馆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优良馆风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